2025年11月7日,立冬。
现在是十月末。
在十月份出现了非常吊诡的一幕,那就是还没有立冬就出现了“冬测;”多个垂媒似乎没有日历本,搞错了测试的时间,要知道某些测试地点的气温还在零上10℃以上,这个天气穿毛衣还会有点热,稍微运动一下的话,穿个T恤实际也不会冷,这时候搞“冬测”也难怪会引得某些车评人的讥讽。
动力电池的低温性能衰减至少要到10℃以内,零度以下环境的测试数据才是最具说服力的。
毕竟气温稍高则不用开暖风。
而冬季影响车辆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就是暖风系统,其次才是动力电池组的温控系统和低温对电芯性能自身的影响。所以真的有必要去搞“冬测”吗?与其去看必然存在争议的厂家测试或第三方机构的测试,不如直接去看权威机构的测试;相信在汽车爱好者与用户们的心目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的数据是最为权威的,而“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又是最为直观反映车辆续航水平的参考,该测试正是由工信部制定的能耗信息披露机制,所以只要相应测试和展示数据里有对应的数据,客观上则无需去看某些明显带有表演性质的测评。
参考下图:
在新能源汽车的“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里有两个重要的数据。
有了这个平均值,电动汽车的冬季续航里程则不再需要横评测试。
当然不能否认不同品牌的车辆在技术上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会让低温续航里程缩减幅度有所不同;但是区别不过是暖风系统的热泵和PTC的差异;热泵采用冷空调压缩机的原理制热,耗电量小一些,大约为PTC系统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对应的缩减比例会略低。
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过低的话,热泵系统则无法从空气中吸收足量的热能,会造成制热效果差或无法有效制热的情况,结果还是需要电辅热,这就等于使用了PTC系统,所以在气温过低的区域里,即便车辆有热泵系统的耗电量也会偏高。
那么不用暖风行不行呢?
答案是不行的。
因为动力电池在气温过低的环境中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无法正常充电和放电;于是电池组也是需要加温的,而电池组使用的加温系统实际与空调暖风系统相同。也就是说即便不用暖风也依然会启动制热系统,不用暖风所能节省的电能是微乎其微的。
https://www.zhihu.cOm/pin/1967667296274220928
https://www.zhihu.cOm/pin/1967667407914008811
所以电动汽车实际不需要在严冬里进行测试,不跑高速开暖风,续航缩减至少在三分之一上下;开了暖风 跑高速的话,折半是正常的。可以说只要依然使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这个数据就很难有改观,这是电池特性决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