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凤安社区《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小记者站作为“与科学家同行鹭岛计划”的具体推动落实单位,获享首批接入“知识就是力量科普增值服务AI智能体平台”的名额。11月4日,凤安社区“1+5”科普共同体学校科学老师代表一起来到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会议室,开展了“知识就是力量科普增值服务AI智能体平台”的教学运用培训。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凤安社区牵头,联动集美中学、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厦门市乐海小学、厦门市乐海幼儿园等“1+5”科普共同体成员单位的教师代表参与,作为厦门市首个围绕AI智能体进行科普教学与活动策划能力建设的社区,凤安社区科普教育模式从“搭建平台”迈向“赋能师资”模式。
该平台是《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迎接创刊70年的一项重要创新,旨在推动落实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通知》精神,以数智赋能科普,以数字化支撑青少年科普阅读和终身学习,构建“科普+AI+教育”的智能生态。
衔接科学教育:
从“经典传承”到“智能工具”
培训伊始,《知识就是力量》副主编何郑燕回顾了这本杂志作为科普核心期刊近七十年的科学传承,从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到钱学森、华罗庚等科学巨匠为之笔耕不辍的深厚底蕴。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份历久弥新的期刊已成功实现从“纸媒”到“智媒”的飞跃。
《知识就是力量》本次培训的核心,正是将凝聚了杂志七十年沉淀的资源结合“知识就是力量科普增值服务AI智能体平台”,作为数智赋能科学教育的具体举措,将教学工具交到一线教师手中,从而更高效地启迪新一代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聚焦教学应用:
解锁AI平台八大模块
何郑燕副主编为在场的教师们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智能体平台的八大功能模块——科普阅读、科普学习、科普课堂、科学实践、科旅研学、作品展示、音视频助手和成长规划。她结合教学场景,重点展示了如何利用平台:
高效备课:快速获取权威的科普资料、生成实验方案和教学设计;
策划活动:为学生量身定制探究性研学路线和科学实践项目;
激发兴趣:通过“知识大挑战”等互动功能,设计趣味课堂环节;
成果管理:利用作品展示等功能,高效记录和展示学生的科学实践成果。
教师们在实操体验中了解到平台的强大功能,并就如何将AI工具融入日常科学小记者站的活动指导、项目式学习设计等话题进行了探讨。现场,一位老师体验了“知力出题官”功能,输入“新能源与绿色科技”主题后,平台即刻生成了一套涵盖基础到拓展层级的完整题目体系,包含选择、简答、实验设计等丰富题型,实现了分层教学内容的“一键生成”。还有老师体验了“科技节海报”设计,3秒出图的“科技节海报”满满科技感元素,让老师们直呼“太高效了!”
教师们纷纷表示,这位“AI助教”,不仅能智能生成精准的教学素材,极大减轻资料搜集与方案设计的负担,更能帮助教师快速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让老师们能更专注于启发思维和个性化指导。
以智能工具驱动科学教育创新
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新工具的应用学习,更是集美区科普教育模式的一次升级。通过率先为教师装备AI“智媒”工具,凤安社区为“知识就是力量·与科学家同行鹭岛计划”注入了智能化内涵。
未来,一支熟练掌握AI智能体平台的指导教师队伍,将能更有效地引导科学小记者进行科学探究,策划更高质量的科普活动。
扫码加入
“未来科学家俱乐部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