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在朋友圈发这些的人,是值得深交的人
创始人
2025-11-11 23:22:21
0

摄影:菲菲

绿标聆听主播五月花儿开诵读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从前,无论爱情还是友情,都是那样深刻、隽永。

从前,朋友只交知心,三五好友真心相待,风雨一生,足矣。

现在,每天刷着朋友圈,微信上几百个人,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

时代发展进步了,生活便捷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变得更加遥远。

其实,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这样发朋友圈的人,都是真诚善良的人!

热爱分享生活美好的人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

如何看待那些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人?

有人说,照片修都不修就发,丑死了,谁看啊?

有人说,家里人一起吃顿饭,也要发,无聊!

还有人说,这种人就是想博关注!

这些回答,看得真让人心里发寒。

浮躁的社会中,太多人戴着面具生活。真诚对待生活的人,却好像成为了异类。

朋友圈里,有一种很简单的人。

他们心无城府,做人真诚,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

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与人分享。

有时,是分享一顿家人做的饭;有时,是路上偶遇一朵美丽的花;有时,是一张美丽的晚霞照片。

他们简单纯粹,不会因为粗茶淡饭而羞于示人,只是珍惜家人的心意。

他们不会刻意摆拍,也不会宣泄负能量,只是对当下的美好充满感恩。

他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虚假的装饰,只有一颗纯粹的真心。

他们不关心有多少人点赞评论,只是记录自己生活的瞬间。

常言道:“快乐是越分享越多!”

跟这类人打交道,不仅轻松舒心,也会被他们感染,快乐且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

默默转发人生感悟的人

前几天,朋友告诉我一件令人感动不已的事。

朋友大学毕业后,便在外地安家了。

前些年,他给在老家的父母买了台智能手机。

无奈父母已经白发苍苍,学习能力有限,勉强能用手机看消息、打电话,但始终学不会打字。

平时牵挂他,也不敢贸然发语音、打电话。

一来,都是些琐碎的穿衣吃饭的话,怕他听多了烦;二来,担心他工作忙碌,还要抽空回复消息添堵。

父母对他的牵挂,只能默默地藏在心底。

起初,他并不了解父母关心他却又矛盾的心情。

直到时日渐长,他发现父母不知从何时开始,养成了在朋友圈分享文章的习惯。

那些文章,大多是一些人生感悟、做人道理,及他所在城市的消息新闻。

除此之外,父母的朋友圈只有逢年过节才发的鲜花表情,再无其他。

待他春节回家,开玩笑问及此事,父亲才叹一口气说道:

“那些都是我们想分享给你的,但是发给你,又怕打扰到你。只能发在朋友圈,希望你有空看见,能想起我们,也希望你做人,能像那些文章里写的一样,明事理、辨是非。”

朋友听了,四十好几的大男人,当即红了眼眶!

父母每一次沉默的转发,都是对他深深的关切;每一次无言的分享,都是温暖善良的心意。

朋友圈里,时常有这类人。

他们不善言辞,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晒自己的生活有多么优越。

他们低调质朴,不会用长篇大论来说自己人生有多少苦楚。

他们的朋友圈,大多是情之所至的好文好事分享,健康向上。

而每一次沉默的转发,都是他们善良温暖的心意,对他人深深的关心。

经常给你微信点赞的人

还有的人,并不爱发朋友圈,但始终默默地给你点赞。

有人说,“点赞之交”只是一种礼貌与客气。

其实不然。

毕竟换位思考,倘若是你看见自己讨厌的人发朋友圈,你会点赞吗?

听过这样一句话:

“给你的朋友圈点赞,有时不仅仅是因为你发的那条朋友圈,而是因为你这个人。”

经常给你微信点赞的,往往不是那些见面最热情的朋友,但一定是欣赏你、认可你的朋友。

小小的一个赞,看起来似乎只是随手动作,却传递了超乎寻常的温暖。

年岁渐长,曾经的好友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承担了相应的家庭责任。

忙忙碌碌中,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谈天说地呢?

此时,一个小小的赞,就是心头泛起的阵阵涟漪。

即使不能够再彻夜长谈,但我知道,你一直在。

就算无法再朝夕相处,但我们的回忆仍旧常念常新。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卢浮宫计划加装100个监控摄像... 据新华社20日消息,当地时间19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说,卢浮宫将在明年年底前加装100个监控摄像...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规划——把努力... 当自主学习成为大学成长的核心命题,“如何让努力精准落地”便成了关键。有这样一份成长指南,从基础教育到...
易烊千玺女主擦边?杨超越性感b... 杨超越这次真的杀疯了!谁能想到,一个简单的踢腿转场,能美得这么离谱。从慵懒睡衣到冷艳高开叉长裙,只在...
《我在农村开飞机》微短剧项目签...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11月19日上午,聚焦“低空经济+乡村振兴”主题的微短剧《我在农村开飞机》...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休学—复... 摘要:一些学生因精神心理问题而休学,如何防止一次休学演变为终身掉队,成为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先概...
中国百万文科学者,为生存抢破头 卷生卷死的文科人,走到哪都是劳碌命。进国企少不了文山会海,入私企天天加班赋能,就连投奔高校当学者,也...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血色黄梅》全... 血色黄梅。湖北日报讯(记者曹雯、通讯员吴慕枫、王晶)11月20日,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色黄梅》在...
累计1796万元!宁波“顺其自... 央广网宁波11月20日消息(记者张雯雯)20日上午,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顺其自然”的110万元捐款,...
广西“虎”周家斌被公诉,曾被通... 去年最后一个被查的中管干部因涉嫌巨额受贿被提起公诉。2025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
数学+信息技术,她交出一份“1... 2025年,宁乡市教育局以“作风转变年、质量提升年、争资突破年”为发展主轴,秉持“堂堂正正当老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