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主学习成为大学成长的核心命题,“如何让努力精准落地”便成了关键。有这样一份成长指南,从基础教育到顶尖学府的真实经历为例,拆解了学科技巧、记忆逻辑与自主规划的实操路径——它不空谈认知,而是把“如何思考”“如何提问”的底层逻辑,转化为可复用的成长策略。
1.《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2.《学习之道》
3.《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4.《思考,快与慢》
5.《学会提问》

作者:张欣武,刘卫华
索书号:I25/484
馆藏地:图书馆5楼文学艺术类借阅区
图书简介:书中讲述了刘亦婷多姿多彩的哈佛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刘亦婷父母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在这本书里“点到为止”的具体方法。如: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怎样培养创造力?怎样掌握各科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及考试方法以增强学习能力?怎样有效地辅导孩子学习?如何实行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如何把握家庭性教育的方法与时机?

作者:(美) 芭芭拉·奥克利
索书号:G442/17
馆藏地:图书馆8楼社科类借阅区
图书简介:不了解学习的原理,就是在无效重复;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消耗天赋。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出发,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提供最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大脑如何处理图形、文字、数字等信息,不同类型的学习匹配哪种信息通路,学艺术、学语言、学音乐、学数理……各种事物的学习原理有何差异,如果翻开这本书,会找到答案的。

作者:周岭
索书号:B848.4-49/624
馆藏地:图书馆8楼社科类借阅区
图书简介:阅读本书,你将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看清自己,了解认知世界里的基础设施;从刻意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中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等。从此豁然开朗,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想要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作者:(美)D.卡尼曼
索书号:F069.9/12
馆藏地:图书馆8楼社科类借阅区
图书简介:在书中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作者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

作者:(韩) 韩根太
索书号:B842.5/15
馆藏地:图书馆8楼社科类借阅区
图书简介:你会提问吗? 会提问,可以拉近和他人的关系,释放你的影响力;会提问,可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你的竞争力;会提问,更重要的是可以深度了解自己,规划行动目标,掌控人生主动权! 提问,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工具。本书的作者擅长利用提问与人沟通,被誉为韩国顶尖“提问高手”。
信息来源 | 馆藏资源
编辑人员 | 王小妹
校对人员 | 马丽萍
审核人员 | 朱昭萍
终 审 | 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