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青葱
就在11月5号,重庆上演了一出比过山车还刺激的商业大戏,重庆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在香港敲钟上市了,成为国内头一家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一开盘,市值直冲2200亿港元,以一场盛大开局,宣告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如今已经站到牌桌的正中央。
说赛力斯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是提起有着鸿蒙智行“定海神针”之称的问界,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不是有个说法吗?每10辆鸿蒙智行新车里就有7辆是问界。
别看现在赛力斯风光无限,5年前它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角色”,产品以微型面包车为主,就连企业名都是颇有年代感的“小康股份”,要不是后来和华为牵手成功,估计现在都凉凉了。当时很多人嘲笑它不过是运气好,给华为当了“代工厂”,没想到的是,华为拿出了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赛力斯拿出多年积累的造车功底,二者还真就碰撞出了不一般的火花,问界横空出世了,而且上市就爆火,赛力斯也从濒临掉队一路成长为年销量近50万辆、盈利超59亿元的新能源车企业,妥妥的上演了一出逆袭大戏。
有人说赛力斯成功,不就是因为“抱了华为的大腿”吗?这句话对,也不完全对,和华为合作相当于把自己的过去彻底舍去,将生产线、造车资质等全部身家性命押给了一个跨界伙伴,这样的魄力在当时还真没几家传统车企能做到。
而在这场逆袭大戏里,还有一个角色不可忽视,就是重庆国资,它的戏份还真不比华为少。赛力斯想造新能源车,建新工厂,提升产能,哪样不得花钱?在赛力斯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重庆国资出手了,国有资本平台“渝富控股”牵头组建2000亿规模的产业母基金,先联合两江新区拿33个亿给赛力斯建“超级工厂”,这才有了后来大爆款问界M9。后来赛力斯买回工厂股权,重庆国资也是继续当股东一路陪伴,在这次港股IPO里,重庆国资又拿出近22亿港币支持,成为赛力斯背后坚实的后盾。
当然,这样的陪伴是“双赢”的,重庆国资靠着独到的眼光用资金扶植赛力斯,等赛力斯成长壮大,通过运作把资本还给赛力斯,成为赛力斯股东,继续分享赛力斯的成长红利,最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重庆国资这种陪伴企业成长的“长期主义”投资逻辑更是成为了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而赛力斯成功上市,笑得最开心的可能还有整个重庆市,赛力斯发展壮大起来后,给重庆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把100多家重庆本地零部件企业纳入为供应链,利用赛力斯盘活整条产业链,2024年重庆GDP首次冲到全国第4,研发投入超800亿,稳坐中西部工业第一城宝座,取得这样的成绩新能源产业链功不可没。
重庆“放长线钓大鱼”的顶级智慧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看准有巨大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选出有潜力的“种子选手”赛力斯,再嫁接上华为这个最顶级“赋能者”的技术,最后自己亲自下场,用资本的力量催化这个化学反应,这种从“招商”到“投资”的思维转变,只能说真的很高明。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