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国际商用车展的科技盛宴中,新能源车型的集中亮相预示着行业转型的加速。然而,在这股变革浪潮之下,一个更深层次的行业痛点依然待解——为何在数字化技术如此成熟的今天,商用车后市场仍深陷小、散、乱的服务困局?
传统商用车后市场的症结在于三个维度的割裂。首先是数据割裂,车辆制造、运营、维保数据分散在不同主体手中,形成无法打通的数据孤岛;其次是利益割裂,零部件供应商、维修厂、车队各方利益诉求不一,难以形成价值共识;最后是责任割裂,出现问题后各方相互推诿,无法实现全链条的责任追溯。
友备科技总经理 杨天柱
"挂车这个领域,看似结构简单,实则服务复杂度极高。"友备科技总经理杨天柱在采访中道出关键,"因为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协同机制,整个行业一直在低水平竞争中内卷。"
友备科技的突破在于重构了商用车服务的价值逻辑。其推出的全托管与半托管服务,本质上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割裂的服务环节重新整合。
某知名快递企业的实践印证了这一价值。在接入全托管服务前,该企业车辆管理涉及5个部门、20余个流程环节,维保数据散落在不同系统中。接入后,通过友备的统一数据平台,不仅将管理流程压缩至3个核心环节,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成本可视、责任可溯、价值可量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现在,我们不再纠结于单个零部件的采购价格,而是关注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效率。"该企业运营总监表示,"这种转变让我们的车辆出勤率提升了25%,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友备的擎天云SaaS平台和新一代挂车卫士,构成了这套新体系的数字化基座。与传统的管理系统不同,擎天云实现了从记录结果到预警风险的跨越,其AI模型小贝能够基于多维数据,提前30天预测潜在故障,让维保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挂车卫士则通过99%+的预警准确率,将安全管控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防范。这套系统不仅监测车辆状态,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零部件寿命预测模型,让更换维修变得有计划、可预测。
与中集车辆的星链计划合作,只是友备生态化演进的一个起点。更具想象力的是,友备正在构建一个商用车领域的产业操作系统——向上游输出运营数据,反向指导车辆设计与制造改进;向下游整合能源、金融等资源,为运营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我们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快递快运、大宗物流等B端领域,"友备科技总经理杨天柱在采访中明确表示,"通过通达系、顺丰等头部企业的服务实践,我们将不断优化产品模型,未来在更多物流场景中复制推广。"
这种聚焦大客户的战略选择,让友备能够深耕高质量服务,通过头部客户的标杆效应带动行业整体升级。正如一位资深行业专家所言:"当车辆运营从基于经验变成科学方法论,这个行业才真正进入了现代化。"
在这个新的生态中,友备的使命不再是简单的维修保养,而是让每公里运输成本最优,让每次运输安全可控。这种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的认知重构,正是商用车后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友备科技,正是这场深刻变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