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现在是全球经济的核心战场,尤其是那些高端光刻机设备,直接决定了谁能在半导体领域领先。荷兰的ASML公司几乎垄断了EUV光刻机市场,这种机器是生产7纳米以下先进芯片的必备工具。问题是,这种设备里面到底有没有中国零部件?如果荷兰像美国那样彻底断供中国市场,会带来啥影响?
ASML的EUV机器是个超级复杂的家伙,里面有成千上万的部件,来自全球近800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分布在欧洲、美国和亚洲,主要负责光学系统、激光源、真空腔体之类的关键部分。核心技术比如高数值孔径(High NA)EUV的光学系统,有6.5万个零件,生产一个就需要一年时间。
德国的蔡司公司提供精密镜子,美国的Cymer公司负责激光源,这些都是欧美企业把控的。从公开报告看,ASML从一开始就没把EUV核心部件卖给中国,因为美国2019年就开始禁令,荷兰2023年跟进,确保这些高端玩意儿不流向中国市场。结果是,中国到现在都没拿到一台完整的EUV机器,只能靠DUV设备多重曝光来凑合生产先进芯片。
那有没有中国零部件呢?供应链是全球化的,ASML确实从中国采购一些东西,但多是辅助部件,比如机械外壳、电缆或者一些基础电子元件。这些东西中国制造业发达,价格实惠,质量也过得去,所以ASML的部分供应商可能会从中国进货,以降低成本。但核心系统绝对没有中国参与,因为出口管制卡得死死的。
举例说,EUV的真空环境和精密光学件,全是欧美制造,没中国啥事儿。一些报道提到,中国供应商可能占ASML总供应链的很小一部分,主要在中低端环节。ASML自己也强调,他们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专有技术,复制起来得花20年时间从概念到现实,外加8年跳到High NA级别。中国企业像华为旗下的SiCarrier在努力追赶,但目前还停留在DUV改进阶段,没法直接匹敌EUV。
再深挖一下,ASML的供应链透明度不高,但从行业分析看,中国零部件如果有,也只是外围的。比方说,运输和安装费用是另一块收入来源,EUV机器重达数千吨,需要飞机和海运分批运,但这些物流环节可能涉及中国公司,不过那不是机器本身部件。总的来说,核心没有,中国可能提供些边角料,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和荷兰的禁令重点针对核心技术出口,而不是全部供应链。
现在,转到第二个问题:如果荷兰学美国彻底断供,会咋样?美国从2019年起就禁了EUV对华出口,荷兰一开始只跟进部分,但2023年6月公布新规,9月起要求ASML出口特定设备前申请许可。2024年9月,荷兰又扩大管制,覆盖更多中端DUV设备。进入2025年,1月荷兰政府修改出口措施,4月1日起进一步收紧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ASML在2024年12月表示,2025年影响在预期内,总净销售额预计保持稳定,但中国市场占比会降。
对ASML来说,断供意味着丢掉大块市场。中国2024年占ASML收入的49%,主要是DUV订单,价值89.2亿欧元。客户像中芯国际提前囤货,导致订单激增。但如果全面禁令,2026年对华销售预计降到10%-15%。
这会让ASML收入波动,公司得转向其他亚洲客户,比如韩国和台湾。ASML首席执行官在2025年10月财报会上说,中国需求转向低端,但长期禁令会拖累增长。荷兰经济也遭殃,ASML供应链有5000多家企业参与,如果订单少,这些中小企业可能减产或倒闭,当地失业率升。荷兰议会2025年5月讨论禁令时,评估显示损失数百亿欧元,还包括税收减少。
对中国呢?高端芯片生产会耽搁,中芯国际之类的企业没法快速升级7纳米以下工艺,得靠本土替代。2024年中国投1.38万亿元建光刻供应链,2025年8月杭州推出Xizhi电子束光刻机,能用于7纳米工艺,虽产量低,但是个起步。10月,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发论文,介绍DUV光阻材料缺陷控制法,缺陷降99%,但对EUV图案保真度有副作用。华卓精科攻克双工作台技术,用于精密定位。这些进展显示,中国在加速自给自足,虽落后ASML 10-15年,但压力下会更快追赶。像SiCarrier用SAQP多重DUV曝光产先进芯片,就是绕弯路的例子。
全球角度看,这种断供会加剧供应链分裂。美国拉荷兰和日本围堵中国芯片,2023年初签协议,中国7月反制,管制镓锗出口,中国产量占全球80%和60%。这些材料用于芯片激光系统,短缺会让ASML成本涨。2025年,中国还对Nexperia芯片出口禁,Nexperia是荷兰的中国控股公司,这让欧洲供应链紧张,成本升,市场不确定。欧洲智库2025年10月建议报复性DUV禁令,对中国稀土出口威胁回应。但这像经济战,双输。荷兰政府2025年1月把ASML对华销售排除敏感货物披露,显示他们在平衡经济和地缘压力。
长远说,断供会推高全球芯片价格,因为供应链重构需要时间。中国可能转向自家EUV研发,报道说华为在上海和深圳建设备研发中心,投16.6亿美元,招揽应用材料、Lam Research、KLA、ASML、TSMC、Intel、Micron老员工。但复制整个EUV供应链难,光学系统就需要重建像蔡司那样的专有链。中国目标是全本土设备供应链,但离现实远,估计20年才能从头建。
荷兰如果全跟美国,短期ASML股价可能跌,投资者担心中国市场流失。2025年展望显示,总销售稳,但中国部分降。荷兰企业税收入少,政府得补贴或找新增长点。中国会加大投资,2025年已见本土光刻机突破,虽不完美,但方向对。全球半导体格局更分散,各国平衡技术共享和安全,避免全断链。
总而言之,EUV没中国核心零部件,断供会让ASML丢市场,中国延误高端产,但加速自立,荷兰经济伤。全球芯片供应更紧,价格可能涨。这事儿反映科技依赖脆弱,大家得理性应对,避免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