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尔卑斯山积雪的险峻山路,到进博会展台的聚光灯下,福特汽车正在全球市场开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
2025年11月初,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福特汽车携旗下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连续第八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恰逢福特中国成立三十周年,这个美系品牌以其标志性的硬派越野车和性能跑车,向中国市场展示其转型决心。而就在同一季度,福特交出了一份营收五百零五亿美元的财报,却同时面临着电动车业务单季亏损十三亿美元的挑战。
01 进博亮相,三十周年展示转型成果
进博会福特展台上,福特智趣烈马、硬核豪华旗舰福特探险者昆仑巅峰版、致敬经典的福特烈马一九六六三款车型并列排开,全方位展示福特对户外生活方式的理解和专业积淀。传奇性能跑车福特Mustang Dark Horse则代表了福特品牌的性能传承与文化。
“今年是福特中国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福特作为亲历者和推动者,与中国汽车市场共同成长,这份情谊弥足珍贵。”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在进博会现场表示,“我们已从‘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深耕,迈向‘在中国,为世界’的更高格局。”
福特智趣烈马成为这一战略的结晶。它将福特烈马的户外越野基因与中国前沿的新能源技术、智能座舱和创新设计完美结合,不仅满足了中国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更展现了未来全球产品的全新可能。这无疑是福特“在中国,为世界”战略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以“舒适”为全新品牌标签的林肯品牌则带来两款旗舰车型——全新一代林肯领航员与全新林肯飞行家,从全维度诠释其舒适基因。林肯领航员作为“全路况豪华行宫”,搭载了“猛禽”同款T三大梁底盘,在面对复杂路况时保持了强大的通过能力。
02 财务表现,高营收与电动化亏损并存
福特汽车二零二五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实现了五百零五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到二十六亿美元,现金流四十三亿美元,流动性高达五百四十亿美元。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福特再次迎来一个强劲的季度,实现了超过五百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这得益于我们卓越的产品与服务、Ford Pro业务的稳健持久以及我们对成本和质量的严格把控。”
然而,亮眼财报背后隐藏着挑战。福特电动车部门在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亏损约十三亿美元,其两款主力电动车F-150 Lightning和Mustang Mach-E的销量都在下降。这种高营收与电动化亏损并存的局面,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过程中的典型困境。
尤其令福特头疼的是,位于纽约州的诺贝丽斯铝厂火灾将导致二零二五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减少十五亿至二十亿美元,同时还会影响全年现金流。福特预计,二零二五至二零二六年期间,诺贝丽斯事件造成的“利润损失”将控制在十亿美元或以内。
03 战略转型,颠覆百年装配线模式
为应对电动化时代的成本挑战,福特正在颠覆其创始人亨利·福特在一百一十二年前推出的移动装配线系统。这家汽车制造商宣布,将投资二十亿美元改造路易斯维尔装配厂,使其能够生产新一代平价电动汽车。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将这套新的生产系统、电动车产品线和二十亿美元投资描述为一场赌注。“这个项目没有任何保证,”他在肯塔基工厂的直播活动中坦言,“我们在做这么多新的事情,我无法百分百确定一切都会顺利进行,这是一场赌注,存在风险。”
这场变革始于几年前,由一支约五百人的加州秘密团队发起。该团队由前特斯拉高管艾伦·克拉克领导,汇集了来自特斯拉、Rivian、苹果和Lucid Motors等公司的人才,开发了将在路易斯维尔工厂使用的新生产系统和底层车辆平台。
最终成果是福特称之为 “通用生产系统” 的制造模式,它将单一传送带生产线改变为三分支装配树。新的电动车平台将由大型单体铝合金压铸件构成,使用的零件大幅减少,允许车辆的前部和后部在两个分支上分别装配。第三个分支则用于结构电池与座椅、控制台和地毯组装。三个组件将在生产线末端汇合形成完整车辆。
04 产品革新,经典车型的电动化蜕变
在产品层面,福特正加速推进电动化转型。基于Universal EV平台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中型四门纯电皮卡,预计起售价约三万美元,计划在福特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工厂生产,预计二零二七年交付。
选择皮卡作为“首发”具有明确的市场指向性。在今年上半年美国最畅销的十款车型中,皮卡占据五席,福特F系列更是遥遥领先,半年销量达四十一点二万辆,较第三名丰田RAV高出近八成。
在性能车领域,福特Mustang继续展现其市场吸引力。权威机构S&P Global Mobility最新数据显示,福特Mustang再度登顶全球跑车销量冠军宝座,并持续稳坐美国最畅销跑车头把交椅。过去十年,Mustang在全球八十五个市场累计售出近百万辆,在美国非豪华跑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福特也不得不面对一些经典车型的告别。二零二五年三月七日,福特官方宣布将于二零二五年十一月正式停产旗下紧凑型运动轿车福克斯车型,并且目前并没有后续继任者的计划。这意味着,这款福特历史上最经典之一的车型,将彻底与车迷告别。
05 中国市场,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世界”
福特在中国市场正采取与其他市场不同的战略。福特中国已连续九个季度保持盈利,出口业务增长势头不减。随着福特智趣烈马的即将上市,福特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将更加丰富,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进一步推动销售增长。
吴胜波指出,福特与中国产业链深度融合,将其百年的品牌积淀、全球领先的工程经验和深入人心的标志性产品DNA带到中国;而中国则以其世界领先的fghjkwww.hefei.gov.cn.sdxinji.cn智能新能源产业链、高效的制造能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作为回应。
这种深度的合作与融合,催生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一代产品。福特智趣烈马便是这一模式下的结晶,它将福特烈马的户外越野基因与中国前沿的新能源技术、智能座舱和创新设计完美结合。
福特在中国市场已成功推出七款混合动力车型,包括福特蒙迪欧、福特锐界L、福特领裕、福特领睿、林肯Z、林肯冒险家和林肯航海家,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新能源出行需求。
06 可持续发展,迈向全面碳中和的承诺
在推进业务转型的同时,福特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七月二日,福特汽车发布二零二五年度可持续发展和财务综合报告,标志着福特汽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深耕的第二十六年。
报告显示,福特汽车已通过节约用水、减少工业废料以及将公司转向零碳电力等一系列举措来提高环境质量。自二零一七年来,福特汽车在全球运营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累计减少百分之四十九。其中,制造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显著减少百分之五十一。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二零一九年至二零二四年期间,福特汽车全球的新鲜水绝对使用量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一点六。自二零零零年以来,公司累计节约用水量超过八千零二十四点零七亿升。
福特汽车始终秉持“创建一个更美好世界,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出行、追逐梦想”的品牌宗旨,在不断推进业务发展的同时,坚定承诺品牌将在二零五零年实现其产品、运营和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目标。
07 挑战与机遇,双轨制下的全球平衡术
面对全球市场碎片化的现实,福特不得不采取 “双轨制” 方案——美国与海外市场分别走不同的生产与产品路径。这种选择的背后,是美国保护主义政策造成的市场割裂,限制了福特发挥全球协同效应。
福特在美国推进电动化的最大掣肘,是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的缺位。作为显著降低整车成本的关键技术,磷酸铁锂在中国早已广泛应用,而美国本土仍属起步阶段。正在建设的密歇根福特Blue Oval电池园是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的产物,这场合作可谓一波三折,最终只能由宁德时代提供技术许可与人员培训,工厂由福特全资建设。
有媒体报道称,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方案并非最先进技术,技术授权费约占产值的百分之十,再叠加部分核心设备仍需从中国进口及相关的关税,原本的成本红利被持续侵蚀。
对此,福特CEO吉姆·法利曾公开坦言,“从中国出口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非常赚钱”,而目前福特中国业务也正是依靠中国制造并出口到海外,实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的盈利。这也成为了不少跨国车企正在考虑的一个选项。
面对汽车产业的百年大变局,福特汽车正在开启一场全面的自我革新。从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到加速推进电动化转型,再到深耕中国市场,这家百年老店正试图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正如福特中国总裁吴胜波所言,福特已从“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深耕,迈向“在中国,为世界”的更高格局。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福特能否成功实现转型,续写其百年传奇,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