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型家用 SUV 市场的 “标杆级选手”,丰田汉兰达此次改款彻底颠覆了 “保守” 印象 —— 悬浮巨屏、怀挡设计、OTA 升级三大科技配置齐亮相,却在车友圈掀起论战:有人盼着它跟上智能潮流,也有人质疑 “家用车搞这些,不如多添实用配置”。这款靠可靠性、保值率 “圈粉” 的车型,突然押注科技,到底是真升级还是凑热度?
在 25-35 万中型家用 SUV 区间,用户最看重 “实用与性价比平衡”。参考老款汉兰达 25.88 万起售价,新款入门版或微涨至 26.5 万左右,对比同价位大众途昂 380TSI 豪华版(27.58 万),汉兰达预计搭载的 14.6 英寸悬浮屏,比途昂 12 英寸屏尺寸占优,且支持 OTA 实时更新导航、车机功能,补上了老款车机卡顿的短板;
不过途昂标配哈曼卡顿音响,汉兰达需中高配才提供,两者在配置侧重上各有取舍,并非单纯 “科技配置碾压”。
坐进全新汉兰达驾驶舱,怀挡设计的实际价值逐渐显现。取消传统挡把后,中控下方腾出贯穿式储物槽,能轻松容纳 15 英寸笔记本和随身背包,对带娃家庭而言,随手放置奶瓶、湿巾的便利性大幅提升。
但初次上手需适应,倒车时易与雨刮器拨杆混淆,这或许是丰田为空间优化做出的操作妥协。底盘延续前麦弗逊 + 后双叉臂悬挂,过减速带时滤震比老款更柔和,后排颠簸感减轻,只是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仍较明显,符合家用 SUV 的定位,未因科技升级牺牲舒适性。
当下新能源 SUV 对燃油车市场的挤压愈发明显,比亚迪唐 DM-i、理想 L7 等车型凭借智能座舱、车机互联优势,分流了不少年轻家庭用户。
全新汉兰达的 OTA 升级并非 “纸面参数”,实测中导航地图更新速度比老款快 3 倍,车机响应延迟从 1.5 秒缩短至 0.8 秒,基本追上主流智能车型水平。结合老款汉兰达 3 年 75% 的保值率,只要核心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稳定,新款保值率大概率维持在 70% 以上,短期不会大幅下滑。
对比同品牌皇冠陆放,两款车基于同平台打造,均搭载 2.5L 混动系统,但产品定位差异显著。皇冠陆放侧重 “运动感”,内饰用金属饰条点缀,方向盘调校偏沉;全新汉兰达则聚焦 “家用智能”,悬浮屏、怀挡均为提升家庭用车便利性设计,座椅填充物也更软。
这种 “同平台差异化” 策略,让汉兰达精准锁定注重实用的家庭用户,避免与皇冠陆放内部竞争,可见丰田对细分市场的把控相当精准。
从销量数据看,2025年老款汉兰达月均销量 1.2 万辆,仍是合资 7 座 SUV 头部选手,大众途昂、别克昂科旗月均销量分别为 8000 辆、5000 辆左右。若全新汉兰达科技配置能保持稳定 ——OTA 升级不卡顿、怀挡操作无故障,月销量有望回升至 1.5 万辆以上,毕竟 “可靠 + 智能” 的组合,正是家庭用户的核心诉求。
对于准备购车的用户,若你的预算在 25-35 万,需要一辆能满足全家出行、长期省心、保值率高的 SUV,不妨等全新汉兰达上市后观察 1-2 个月实际口碑;若更看重动力性能,同价位混动 SUV 或许有更优解。
如今的中型 SUV 市场早已不是 “汉兰达一家独大”,但它的这次升级,恰恰说明传统燃油车企的 “智能转型”,终于开始贴合用户真实需求,而非单纯堆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