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阿里蔚来砸10亿重注,国产化率95%领跑全球,特斯拉优势还剩多少
创始人
2025-11-15 18:37:36
0

今年年初,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以独特的“扭秧歌”表演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短短几个月后,这个曾带给人们欢乐的机器人公司已进入上市辅导阶段,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提交IPO申请。

智元机器人也在11月上旬完成股份制改造,这是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前奏。

不仅它们,斯坦德、卧安、乐动、仙工智能等十余家具身智能企业纷纷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一场具身智能领域的资本化浪潮正席卷而来。

资本热恋:机器人公司的上市大潮

股改、更名、递交招股书...这些看似枯燥的资本运作术语,正成为具身智能行业的热门词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智元机器人已于11月上旬完成股改,公司名称变更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智元还完成了投资人名称和股权变更,高管人员、董事和监事备案等一系列动作。

股改往往被视为筹备上市的起跑线。智元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融资能力在一级市场的公开估值已达150亿元,背后集结了LG电子、京东、腾讯、比亚迪等知名产业和风险投资机构。

具身智能赛道上已有多个玩家正在推进科创板上市或完成股改。宇树科技和乐聚机器人先后于7月和10月开启上市辅导。

云深处科技和傅利叶智能则已于11月和7月完成股改。

有投资人分析,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火爆以及宽松的资本市场政策,驱动了这波机器人公司的上市步伐。

从成立时间来看,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云深处科技和傅利叶智能均已运营8至10年,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底蕴迎接资本市场的检验。

量产前夜: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

机构投资者对具身智能公司青睐有加的底气,来自于行业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转折点。

汇丰银行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中国主要机器人制造商均计划在2025年生产超过1000台机器人,而大多数海外企业的产品仍处于培训阶段。

中国企业的优势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更接近供应链、产品定价更具竞争力、获得国企大额订单支持,以及政府政策扶持。

2025年被业内称为具身智能行业的 “量产元年” 。

在全球人形机器人竞赛中,中国供应链正展现出独特的成本和速度优势。

以宇树科技最新发布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为例,其零售价仅为5600美元/台,而特斯拉Optimus的价格在2.5万-3万美元之间。

这种大幅的价格差异有助于缩短回报周期,提高用户接受度。

特斯拉作为行业风向标,在2025年Q3业绩会上明确表示Optimus第一代产线正在安装,预期将量产。

特斯拉预计在2026年Q1或之前推出Optimus V3,并在2026年内搭建好能年产100万台的产线。

产业链机会:上游比下游更赚钱

在这场机器人盛宴中,真正的赢家可能是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汇丰银行提出与市场共识不同的观点:即使人形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也不一定转化为机器人制造商的丰厚利润。

而与下游制造商相比,三花智控、双环传动、恒立液压等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盈利前景更为乐观。

市场集中度更高、标准化产品能够通过规模生产实现成本下降,以及运营费用相对较低,是上游企业的三大优势。

高盛同样看好上游供应链的机会,对三花智控A/H股给予“买入”评级。

高盛认为,三花智控在核心业务稳固领先的基础上,类人机器人执行器领域增长潜力可观,预计2025-2030年营收入/净利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均为19%。

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国产化率已达95%,将单机成本压缩至国际同类产品的60%。

绿的谐波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市占率超过60%。

现实挑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尽管资本市场热情高涨,但具身智能行业仍面临诸多技术与商业化挑战。

谷歌于2025年5月推出的新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模型Veo3引发了机器人公司的热议。

其能力引发疑问:其底层人工智能架构是否可能比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与强化学习的结合更优。

高盛强调,鉴于软件与硬件结构正快速协同进化,投资者需警惕潜在的产品重新设计风险。

关于技术拐点,高盛听到的最积极观点是,要扩大数据规模、优化强化学习模型,或过渡到端到端操作模式,至少还需要1-2年时间。

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开幕式演讲中定义,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是能在全新环境中凭借通用技能完成任务,他认为这一时刻至少还需2-3年,但不会超过10年。

一位投资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私募机构投资人也提示风险:“虽然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但目前量还没放出来,营收也没多少,很多整机厂还处于亏损状态,但估值已经飞上天了。”

投资逻辑:长期主义的试金石

面对具身智能这一新兴赛道,投资者需要新的评估框架与耐心。

景顺长城基金孟棋表示,当前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蹒跚学步到能跑会跳”的关键期,投资上需要聚焦真正具备技术迭代能力和务实场景落地的企业。

孟棋观察到,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清晰。

工业化场景中,搬运和分拣是各家厂家努力的方向;商业场景分为两类,一是商超和药店里的扫码取物,二是机器人足球比赛等观赏性活动。

To C场景越来越细化,如陪同儿童下棋的桌面机器人、陪伴学习的学习灯,以及针对老人的看护、康复训练机器人等。

在科技股行情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私募机构积极寻找新机遇。

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提出了一套化繁为简的验证体系:投资科技股首先要看“技术是不是真能用”,其次要看“赚钱能力是不是扎实”,特别要关注毛利率指标,最后要观察“研发是不是真投入”。

凯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姚宁波建议“别盲目追高,有些公司只是炒概念,没真本事”,他给出的策略是“看业绩”和“分批买”。

结语

就在本月, Dexmal原力灵机宣布完成近10亿元融资,由阿里巴巴和蔚来资本分别领投。

与此同时,高盛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考察报告中写道:“与2月/5月相比,整体产品性能在速度和流畅度方面显著提升。现场演示均运行良好,这一点令人惊喜。”

资本市场的热情与技术进步正在形成良性循环。一位基金经理比喻,三年前的机器人如襁褓婴儿,去年似学步幼童,今年已像3-5岁孩童——不仅能跑跳,还会“打架”了。

而随着特斯拉Optimus V3即将在明年亮相,这场关乎技术、资本与商业化的三重奏,才刚刚进入高潮。

信源来自:南方都市报2025-11-10智元机器人完成股改,具身智能上市潮将至?

新浪财经2025-10-29机械设备行业点评报告:特斯拉首次公开明确OPTIMUS量产时间点 2026年Q1前V3有望亮相

上海证券报8-12景顺长城基金孟棋:机器人产业加速进化 投资需坚持长期主义

环球网2025-8-5人形机器人行业加速崛起:商业化落地曙光初现,产业链多点开花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人民荟客厅|从沉睡数据到真金白... 李欣阳 南京水务集团财务管理部副部长李轶发言。人民网 李昱辰摄 “去年我们两款数据产品交易额达百万...
中绿电(000537)披露20... 截至2025年11月19日收盘,中绿电(000537)报收于8.6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3%,...
12年后,陈梦又一次帮山东拿到... 继2013年之后,陈梦又一次帮山东女乒拿到一枚乒乓球团体金牌。 北京时间11月19日,全运会乒乓球女...
上交所指数基金新规落地:精简监... 11月19日,上交所修订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指数基金(2025年1...
红利板块集体上行,恒生红利低波... 截至收盘,中证红利价值指数上涨0.5%,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上涨0.4%,中证红利指数、中证红...
创新药震荡回落,恒生医药ETF... 11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调整,恒生指数小幅下挫,恒生科技跌盘中一度跌超1%。恒生医药ETF(1...
机构称创新药产业链基本面已开始... 截至收盘,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均下跌1.0%,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0.7%...
原创 见... 或许是看到了高市早苗的下场,见识到了中国反击手段的强硬,最近,欧洲的外交场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据...
加密货币平台Bullish:Q... 11月19日|加密货币交易平台Bullish第三季度调整后营收为7650万美元,每股收益0.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