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载创业路,从芜湖荒滩上的几间小草房到香港联交所的璀璨聚光灯,奇瑞汽车书写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壮丽史诗。
1997年春天,安徽芜湖一片荒滩上的几间小草房里,一群怀揣汽车梦想的创业者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当时年仅35岁的尹同跃放弃一汽总工程师的“铁饭碗”,面对仅有的30万元启动资金和一片荒地,他立下誓言:“干不成,就跳长江!”
谁曾想到,二十八年后,这家从“小草房”起步的企业不仅跃居世界500强,更于2025年9月25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2025年最大的港股车企IPO,总市值达1840.9亿港元。截至2025年10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28.9万辆,创历史同期最佳业绩,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29.1%。
01 创业维艰,从零起步的汽车追梦路
奇瑞的创业史是中国汽车工业自力更生的真实写照。1997年1月8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3月18日动工建设。在那个中国汽车工业几乎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年代,奇瑞选择了最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
“当时就是要给中国汽车产业争口气!”奇瑞汽车常务副总裁张国忠回忆道。创业团队面对的是缺资金、缺人才、缺经验、缺设备、缺供应链的艰苦条件,但他们怀揣着同样的造车梦想。
1999年是奇瑞里程碑的一年。5月18日,奇瑞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这标志着奇瑞具备了独立研制和生产发动机与整车的能力,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1年,奇瑞自主开发的第一款轿车“风云”正式上市,很快成为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这款车型的成功打破了当时业界“中国汽车工业不能自主开发轿车”的成见,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注入了强心剂。
02 快速成长,打造“国民小车”的黄金时代
2003年,奇瑞QQ正式问世,这款萌趣设计和亲民价格的“国民小车”迅速风靡全国,成就了超过140万辆的销量传奇。奇瑞QQ不仅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更让汽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凭借风云、QQ等车型的成功,奇瑞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行列;2005年,奇瑞销售18.9万辆,在轿车行业排名第七。
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成功下线,成为首个迈进汽车百万俱乐部的自主品牌车企。2011年7月27日,奇瑞第300万辆汽车下线,国内第一家产量突破300万辆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从2001年到2010年,奇瑞连续十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第一。
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奇瑞先后通过了ISO9001、德国莱茵公司ISO/TS1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时期,奇瑞建立了A00、A0、A、B、SUV五大乘用车产品平台,上市产品涵盖十三大系列二十六款车型。
03 战略转型,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2010年,当奇瑞销量达到68.2万辆,位居中国所有乘用车品牌第六位时,企业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主动进行战略转型,宁愿“壮士断腕”牺牲销量,也要告别粗放式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次转型历时十年,奇瑞完成了一系列体系建设、流程再造和增资扩股,充分激发了体制机制活力。正是这次痛苦的转型,为奇瑞2020年起的新一轮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是奇瑞战略转型的核心。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发动机的汽车企业,奇瑞的动力研发之路始终与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化进程同频共振。2002年,奇瑞投入当时的全部“家当”,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开发第一代发动机家族。
持之以恒的技术投入结出了硕果。2025年11月3日,“中国心”2025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评选结果揭晓,奇瑞发动机**第12次荣膺“中国心”**荣誉称号。纵横G700搭载的鲲鹏超能混动CDM-O 2.0TD混动专用发动机荣耀上榜,将奇瑞的“中国心”获奖次数刷新至12次。
04 多品牌布局,覆盖全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
随着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奇瑞逐步完善了旗下品牌架构,形成了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多品牌战略。目前,奇瑞汽车旗下拥有奇瑞、星途、捷途、iCAR、风云五大品牌,每个品牌都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受众。
星途品牌作为奇瑞的高端系列,近期推出了全新“新奢智电中型SUV”星途ET5。该车型于2025年11月13日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区间为15.99-17.49万元,以“B级价格、50万级体验”为核心卖点。星途ET5全球首搭地平线HSD及征程6P方案,实现高速领航、城区NOA及自动泊车等功能,顶配车型更打破20万内车型高阶智驾“高额选配”的行业常态。
iCAR品牌则推出了全新增程版车型V27,延续方盒子造型设计,几何切割的车身造型带来强烈的力量感。车辆内饰配备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以及15.6英寸的悬浮中控屏,组成双屏交互系统,电子怀挡的设计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
捷途品牌推出的纵横G700,以全球首创的方舟水陆两栖系统成功横渡长江,震撼业界,上市24小时内订单便突破1.5万台,迅速树立了细分市场新标杆。而风云T11被尹同跃董事长称为“奇瑞打通从‘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的作品”,预售期间订单即近3万辆,上市24小时大定更飙升至38,169台。
05 全球化布局,连续22年出口第一的领军者
奇瑞是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的先行者和领军者。自2003年起,奇瑞已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这一成绩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绝无仅有。
截至2007年8月,奇瑞已出口到56个国家,并在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埃及、印尼、乌拉圭等国家建立工厂。到2022年5月31日,奇瑞全球汽车用户累计突破1000万,其中海外用户195万。2024年,奇瑞集团年出口汽车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成为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的中国品牌车企。
奇瑞的全球化战略不仅体现在销售网络上,更建立了以芜湖的汽车工程研究和研发总院为核心,以北京、上海以及海外的意大利、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分院为支撑的全球研发体系。这种全球布局使奇瑞能够整合世界优质资源,提升产品竞争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已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dzxcvwww.yantai.gov.cn.cnwac.cn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国内销量及海外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5%的乘用车公司。
06 技术创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技术奇瑞”是奇瑞汽车最鲜明的标签。创业早期,奇瑞就瞄准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发动机技术,那时中国的发动机工业非常弱,几乎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
奇瑞动力总成首席技术专家张志福回忆道:“2010年,我与团队开发出2.0版缸内直喷发动机,不久后,我驾驶搭载这一发动机的奇瑞整车,一路从芜湖开到北京,参加‘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评选。”这次评选,奇瑞成功获得了“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称号。
如今,奇瑞发动机已研制到第七代。张志福介绍:“当前,主流的发动机热效率是43%,团队研制的第七代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8%。另外,团队的技术路径还能实现将热效率提升到50%以上。”这一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竞争力。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也是国内最早布局混动技术的车企之一。2001年,奇瑞率先承接“国家863计划电动轿车重大专项”,开启了从“燃油动力”到“新能源动力”的跨界探索。截至目前,奇瑞已成为中国开发混动技术最早、混动板块增速最快、混动技术搭载车型最多的车企之一。
07 资本赋能,港交所上市开启新篇章
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募资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最大车企IPO。这一事件标志着奇瑞汽车进入了资本赋能发展的新阶段。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张本照评价道:“奇瑞汽车的发展历程是自主品牌车企实现大跨越的生动样本,展现出徽商企业家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拼搏奋进的精神,此次港股上市有利于公司增强资金实力,开启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新篇章。”
成功登陆港交所,是资本市场对奇瑞发展的高度认可。奇瑞汽车计划把上市募资投入发展和扩充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下一代汽车及辅助驾驶、飞行汽车等先进技术,实现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上市仪式上,芜湖市政府表示:“这是奇瑞的喜事,是芜湖的大事,也是安徽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盛事!这一天,奇瑞等待已久;这一天,芜湖等待已久。”从1997年创业到2025年港交所上市,奇瑞走过了二十八年的艰辛历程,每个奇瑞人、芜湖人都为此感到欣喜不已。
08 未来展望,从汽车制造商到科技企业的蜕变
面对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宣布,智能化是奇瑞的发展目标,奇瑞会像20年前投入发动机一样,将智能化、AI作为下一个20年乃至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
除了整车业务第一增长曲线,奇瑞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等赛道,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在奇瑞瑶光科技展厅,摆放着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分体式飞行汽车。这款产品采用三体式设计,上面是飞行部分,中间是座舱部分,下面是底盘,座舱与底盘部分结合为汽车,座舱与飞行部分结合为飞机。
奇瑞飞行汽车型号总工程师王军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正进行飞行汽车2.0版本的开发,研发方向聚焦在纯飞行器上,2.0版的起飞重量为1.2吨,将大幅提升其性能参数。”这一创新布局显示了奇瑞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科技企业转型的决心。
在质量管理领域,奇瑞主动对标全球最严苛标准,建立了覆盖主动安全、电池安全、碰撞安全等七大领域的100多项超越国标的企业标准。这种对质量的坚持使奇瑞在J.D. Power 2025年中国车辆系列研究中,包揽了销售满意度、售后服务满意度、产品魅力指数、新车质量、车辆可靠性研究五项自主品牌桂冠,荣膺行业唯一的自主“五冠王”。
回顾奇瑞二十八年的发展历程,从芜湖小草房到港交所上市,从第一款风云轿车到如今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驾驶和飞行汽车,奇瑞汽车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弱到强的缩影。
如今,奇瑞已拥有全球用户超过1700万,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家从荒滩小草房起步的企业,正朝着“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加速迈进。
正如福耀科技大学王树国校长在参观奇瑞后的评价——“所见之处都是用心,未见之处都是良心”,这或许正是奇瑞汽车能够穿越周期、持续成长的最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