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卖家拍胸脯保证‘车况精品,无调表’,结果开回家一检测,里程数被动了手脚,过户还拖了两个月——最后维权无门,只能自认倒霉…”这样的剧情,在二手车市场几乎天天上演。别以为捡了便宜,合同里少一行字,可能让你多掏几千块!
一、车辆信息真实性:白纸黑字,别信口头承诺!
关键条款:
“卖方保证车辆里程数真实、无重大事故、无火烧水泡,并已在合同附件一中明确标注。”
为什么重要?
二、违约责任:别让“协商解决”坑了你!
关键条款:
“如车辆实际情况与合同描述不符,买方有权在3日内退车,卖方需全额退款并承担检测费、交通损失费。”
陷阱案例:
很多合同只写“产生纠纷由双方协商”,结果卖家拖到买家放弃维权。
法律支撑: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明确:卖方应当提供车辆真实信息,买方可凭合同主张赔偿。
记住: 合同必须写清退车条件、退款时限、违约金比例(建议约定车价的10%-20%)!
三、费用清单:总价包干,拒绝后期加价!
典型套路:
签合同时说“包过户”,临办手续却要加收“出库费”“整备费”,不给钱不过户。
避坑写法:
在价格条款后追加一句:“本合同总价已包含车辆交易款、过户费、整备费、运输费等一切费用,卖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价。”
四、手续交接时间:过期不候,必须赔!
关键条款:
“卖方应在XX年XX月XX日前完成过户手续,每逾期一日,按车价0.5%支付违约金。”
为什么严格限定时间?
过户期间若车辆发生违章或事故,责任可能算在买家头上!
五、法律武器+证据留存
付款时写明“XX车辆购车款”,避免对方赖账。
附:简约版合同模板(重点标红)
最后提醒:
合同别急着签!拿出手机对照本文逐条核对, missing一条,可能多掏一个月工资。
转发给要买车的朋友,坑能躲一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