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楼下老张跟我吐槽,说刚给车做了四千多的大保养,结果开高速时刹车还是软乎乎的。我一打听才知道,他换了号称“顶级”的机油,却连刹车油都没检查——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
真不是我夸张,现在好多车主养车都像“盲人摸象”。要么把4S店的推荐全当圣旨,要么觉得换机油就等于全保养,那些真正能保命、能省钱的关键项,反倒被抛在脑后。
就说机油吧,这是最基础的没错,但不是越贵越好啊。我表弟去年买了辆家用SUV,非得加进口全合成机油,一瓶就三百多。结果开了半年发动机噪音反而变大,去修理厂一看,师傅说他车发动机间隙大,得用高粘度机油,他加的那种太稀,等于“没穿够衣服”。你看,油箱盖内侧写着推荐标号呢,比销售的话靠谱一百倍。
还有刹车油,这玩意儿才是隐形守护神。我记得前年冬天,朋友开着车突然发现刹车踏板踩下去弹不回来,差点追尾。拖到店里检查,刹车油都成浑浊的了,里面全是水分。师傅说刹车油吸水是通病,一般两年就得换,尤其南方潮湿地区,别等出问题再后悔。上次老张那情况,估计就是刹车油变质导致的,花大价钱换机油,不如先把刹车系统整明白。
空调滤芯这东西,我以前也忽略过。去年夏天开空调,总觉得有股霉味儿,吹得人嗓子疼。换了个新滤芯才知道,旧的里面全是灰尘、柳絮,还有小虫子尸体,想想都恶心。你别说,换完当天空调风都变清新了,比喷香水管用多了。这玩意儿又不贵,几十块钱的东西,建议大家换季的时候就换一次,尤其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别省这点钱。
对了,轮胎也得重点盯。前阵子小区有个女司机,早上开车发现轮胎没气了,还硬开着去上班,结果轮胎直接报废。其实轮胎鼓包、裂纹这些小问题,每次洗车的时候多瞅两眼就能发现。我习惯每次加油都绕车走一圈,看看胎压,摸摸胎纹里的小石子——有次还真抠出个小钉子,避免了半路爆胎的麻烦。哦对了,胎压别凭感觉,买个几十块的胎压计,比手感准多了。
说到这儿想起个事儿,佛山有位车主去4S店保养,被推荐换无水冷却液、波箱油,一下要四千多。他网上一查,原装冷却液才二十多一升,这差价简直离谱。后来闹到媒体那里才知道,好多所谓的“深度保养”根本不是必选项。其实车辆手册上写得明明白白,哪些项目该做、多久做一次,比谁都靠谱,别被销售的花言巧语忽悠了。
还有人觉得车越放越新,买了车舍不得开,停在车库里落灰。我邻居就是这样,疫情期间车停了三个月,再想开的时候直接打不着火,电瓶亏电不说,轮胎都有点变形了。汽车这东西是“越用越活”,长时间不动,零件反而容易老化。哪怕每周开出去溜一圈,二十分钟就行,比停在车库里强。
刚才说的这些,机油、刹车油、空调滤芯、轮胎,还有别过度保养、别长时间停车,都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我见过有人花几千块给车打蜡镀金,却忘了换火花塞,结果车开着没劲还费油;也见过有人把车当宝贝似的天天洗,漆面反而越来越暗——洗车频率两周一次就够了,打蜡两三个月一次就行,真不用太勤快。
养车这事儿,说白了就跟照顾自己似的,不是靠花钱堆出来的,也不是靠“娇生惯养”养出来的。找对重点,该省的省,该花的别含糊,车才能陪你走得远。
你平时保养车最在意哪项?有没有被4S店推荐过没用的项目?或者你有啥养车小妙招?评论区聊聊,让大伙都避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