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可油可电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单挡插混、多挡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在技术路线上常有争论。一开始的时候,增程式电动车很弱势,被很多车企大佬称为“脱裤子放屁”,理想创始人李想提出未来几年,很多车企都会从多挡插混转为增程的观点,还被各种喷,总而言之,当时的鄙视链是,多挡插混最强,单挡插混次之,增程最差……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李想当年的预言成真了,现在比亚迪的单挡插混风生水起,很多车企也都转向了增程,还坚持多挡插混的自主品牌,也就那么一两家,要说销量么?在国内一二线车企中,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吊车尾!
而且很明显的趋势是,从今年到明年,多挡插混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将遭遇长续航单挡插混和大电池增程的上下“围剿”,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那么过去这些年,多挡插混车型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就是亏电油耗更低,或者长途油耗/高速油耗更低,这也是这些车型作为更靠近燃油车的技术结构,能展现出为数不多的优势,也是有些厂商能抨击单挡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的底气!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发现真没有那么多高速和长途要跑,纯电续航里程才是插混和增程的王道,其他都是浮云。而且就算有些厂商口口声声说增程和单挡插混的传动效率不高,亏电油耗高,也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因为解决方案来了。
从今年后半年开始,国内好几家车企就已经推出或者即将推出一些大电池增程式电动车,比如搭载80度电池的零跑D19、搭载66度电池的智己LS9,以及明年上市,可能搭载72度电池的理想L9等车型,这些车型普遍纯电续航里程都在400公里以上,并且支持800V高压快充。在这些车型上,增程器成为了存在感非常低的存在,在绝大多数短途通勤和长途、高速行驶的场景中,基本都适用于纯电行驶。只有像十一、春节这种大家集中出行,充电桩可能会被挤兑,或者到了一些充电桩布局非常少的地方,才会用到增程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增程式电动车被诟病的亏电油耗高,就不是问题了,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纯电行驶,整体的体验和使用成本,几乎就和纯电车一样,充电快、续航长!但是多挡插混车型的弊端和问题,依然存在,也就是结构复杂带来的成本高、故障率相对高、变速箱顿挫等,这些东西依然会削弱产品体验,尤其是在3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上,基本上就会被大电池压着打。
很明显高端市场已经不是多挡插混的主场了,但是在中低端市场,多挡插混可能也快混不下去了,对于单挡插混来说,因为没有复杂的变速箱结构,所以在动力系统这一块,最贵的就是电池了,如果电池成本下降,整车价格就能下来,但是多挡插混的变速箱结构,在生产、调校环节,都会带来更高的成本。所以我们看到比亚迪的DM-i车型在后半年加推了很多纯电续航里程更长的新车,但是价格基本上没变,这一点对于多挡插混来说,压力就相当大了。
所以其实从产品体验和成本的角度来说,随着动力电池在各个价位、级别上的容量越来越大,纯电续航越来越长,多挡插混的优势越来越弱,所以缺点也就更加明显地展现了出来,而且还面临大电池增程和长续航单挡插混的联合绞杀,这种趋势非常明显。而那些还在坚持多挡插混的车企,完全可以继续坚持,坚持到坚持不下去为止,因为销量会告诉他们,哪些技术路线在用户用车中最好使,哪些技术路线的优势只存在于PPT和物理课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