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轮电动车行业“新旧势力”激烈碰撞的2025年,市场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传统巨头品牌凭借“全品类覆盖+渠道下沉”策略占据大众市场,而“新势力1.0”品牌则以智能化、年轻化标签切入高端赛道。
作为摩企转型的“新势力2.0”代表,极核凭借技术积淀与差异化定位,在头部品牌的夹击与“新新势力”后发品牌的追赶中,走出了一条“高端性能+科技生态”的突围之路。
退场还是崛起?
新势力已进入生存攻坚战
新能源出行市场的“新势力”概念已完成迭代。1.0时代的核心是“从0到1”的破局,品牌扎堆入局、比拼配置堆砌与价格优势;而进入2.0阶段,行业洗牌加速,哈罗、兴阳等品牌黯然退场,存活者纷纷转向长线布局,聚焦差异化定位、技术自研与用户生态构建。
在这一背景下,高端新势力赛道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竞争态势。其中,智能头部品牌率先完成市场教育与用户积累,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一方面持续加码核心技术自研,围绕智能互联系统、长续航电池、轻量化车架等关键领域构建专利壁垒,例如通过OTA持续升级车辆功能,强化技术护城河。
另一方面着力完善生态闭环,打通“车辆销售-线下服务-骑行周边-生活场景”全链路,推出智能头盔、骑行保险、社区运营等增值服务,将用户从“产品购买者”转化为“生态参与者”;同时,通过精准的圈层营销与个性化定制服务,进一步巩固品牌溢价能力,摆脱低价竞争的红海。
与此同时,一批“后浪”品牌作为更晚的入局者,则试图以更具颠覆性的切入点,例如以更激进的价格策略提供高端配置,或押注于下一代电池技术,来快速抢夺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当下的市场竞争早已超越了单一的产品参数竞争,全面升级为技术底蕴、生态协同、用户体验三位一体的综合较量。
以“技术流”破局
极核打造差异化“高阶玩法”
极核的“独树一帜”,始于其与生俱来的技术基因与生态布局。作为浙江春风动力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极核并非从零起步,而是依托母公司二十年摩托车制造经验,将汽车级研发理念深度融入两轮电动领域,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与许多从智能硬件切入赛道的品牌不同,极核核心优势在于“驾控”,这得益于春风动力在动力总成等领域的积累,以及摩企背景对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极致追求,其产品在车架刚性等“看不见的地方”遵循高于行业标准的设计规范,扎实的稳定性、精准的重心分布等骑行动态质感成为品牌显著标签。
同时,极核围绕“性能”与“安全”构建科技生态,如全场景智能安防、智慧动力模式、无感互联体验等,以“科技服务于驾控”的理念,避免了智能化同质化内卷。
除了产品层面的差异化,极核在品牌定位和用户运营上也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思路,其明确瞄准了那群不满足于基础代步、对车辆性能、设计质感有更高要求的“进阶都市玩家”和机车文化爱好者,致力于构建一个以“性能电摩”为核心的兴趣社群。
这种基于共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形成的文化凝聚力,远比单纯的价格促销更能培养高忠诚度的核心用户,从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品牌护城河,以应对前后夹击的市场竞争。
结语
纵观2025年的两轮电动车市场,早期的喧嚣与泡沫正在退去,核心竞争力与长期主义的价值日益凸显。从“新势力”到“新标杆”的路径,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技术深度、用户思维和战略定力的马拉松。
极核的实践清晰地表明,真正的“标杆”不在于声量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找到了属于自己且难以被快速模仿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