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零下五度,我那电动车骑到半路突然掉电,仪表盘红得像要报警,当时在寒风里推着车走的滋味,现在想起来都牙痒痒。忍不住给售后打电话吐槽“续航虚标”,结果人家一句话给我怼回来:“冬天能跑到标称的75%以上,就不算虚标。”
我当时就火了,合着我花三千多买的“百公里续航”,冬天就该只跑七十多公里?挂了电话越想越不甘心,翻了好几天资料,还真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你别说,以前总觉得商家就是故意吹牛皮,现在才算摸清点门道。
咱先说说那虚标到底是咋来的。好多厂家宣传的续航,都是在实验室里测出来的——温度适宜,路面平坦,不载人不驮货,就那么匀速开。可现实里呢?冬天穿得厚,车筐里塞件棉袄都算增加负重;遇到红绿灯频繁启停,电量掉得比手机还快。上次我带孩子去超市,买了两袋米面放脚踏板上,明显感觉电量掉得比平时快一截。
其实现在已经有新的测试标准了,不是以前那种“等速法”瞎糊弄。我记得有家大品牌和什么研究院联合出了个办法,专门模拟咱们平时骑车的样子,算下来测出来的续航比老标准少了三成多。这才靠谱啊!总不能拿实验室的理想数据,来套咱们冬天顶风冒雪的真实路况吧?
说到冬天掉电,电池才是真“元凶”。就跟咱们冬天手脚发凉一样,电池也怕冷,温度一低,里面的化学反应就慢了,存电能力自然下降。有次我把车停在楼下一整晚,第二天早上开锁都费劲,骑起来更是明显没劲,加速的时候都感觉车在“喘气”。后来听修车师傅说,低于十度,电池性能就开始打折,零下十几度的时候,掉电速度能翻一倍。
那为啥说75%以上就算合格?我找懂行的朋友问了,这不是商家随口编的数。现在新的测试标准里,会模拟城市里红绿灯多的路、乡村的小路,还有综合路况,把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只要在这种接近真实的测试里,能跑到标称续航的四分之三以上,就符合要求了。
真的,以前我总跟小区里骑电动车的邻居吐槽这事,有个大爷说他的车买了三年,夏天能跑八十公里,冬天最多跑六十,照样天天骑。现在想想,他那车刚好够到75%的线,按标准还真不算虚标。倒是我之前没搞清楚状况,冤枉了售后一回,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咱也不能全怪电池和温度,有些小习惯也会偷偷耗电。比如冬天开大灯、用暖风,那电量掉得叫一个快。我之前为了暖和,每次骑车都开着暖风,结果续航直接少了五分之一。后来改成戴雷锋帽和厚手套,虽然冻脸,但能多跑十几公里,也算值了。还有人喜欢把充电器常年插在插座上,其实充满电不拔,电池会一直处于浮充状态,时间长了反而影响寿命。
刚才说错了,不是所有品牌都按新标准来。现在还有些小厂家,照样拿老掉牙的等速法数据宣传,这才是真的坑人。所以买的时候得擦亮眼睛,别光看宣传页上的大数字,最好问问销售“是不是按新工况标准测的”,或者干脆找身边买过的人打听,比啥都靠谱。
中国自行车协会有个主任说,现在好的品牌都在往真实续航上靠,毕竟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想想也是,现在大家买电动车都图个省心,要是冬天总掉链子,谁还会再买同一个牌子?就像我那邻居大爷,他的车虽然冬天续航降了,但三年没出过大问题,逢人就夸牌子好。
说来说去,冬天电动车续航打折是没法完全避免的,但只要别低于标称的四分之三,就不算亏。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别把车停在露天冻着,充电的时候找个暖和点的地方,骑车少开耗电的设备。对了,要是续航掉得太离谱,比如标称一百公里实际只跑五十多,那别犹豫,直接找商家维权,这真不是正常情况。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以前总觉得是商家黑心,现在搞明白后,倒觉得互相理解点好。商家别拿虚头巴脑的数据忽悠人,咱们也别对冬天的续航要求太高。毕竟在寒风里,电动车还是比走路暖和多了。你家的电动车冬天续航掉多少?有没有过半路没电的尴尬?评论区说说,让大家避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