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自动驾驶
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宽,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呈现日益攀升态势。未来,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重卡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01
新能源重卡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重卡是指采用电力、氢能、天然气等新能源作为动力源的重型卡车。与传统燃油重卡相比,新能源重卡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是实现绿色运输的重要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领域。
根据智研咨询报告,按照动力来源的不同,新能源重卡可分为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多种类型;按照补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充电式重卡和换电式重卡;按照车型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纯电动牵引车、载货车等物流运输类新能源重卡,以及纯电动自卸车、搅拌车等工程建设类新能源重卡。
新能源重卡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环节,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膜电极、双极板、稀土永磁材料、硅钢、橡胶等原材料,以及发动机、变速器、活塞、传动轴、离合器、车轮、轮胎、空气弹簧、ABS系统、缓速器、制动器、蓄电池等零部件。产业链中游为新能源重卡生产制造环节,代表企业有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三一重工等。产业链下游为新能源重卡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卡车租赁、建筑业、公路铁路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物流运输等行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重卡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一方面在于,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以及老旧货车淘汰更新补贴政策等宏观因素为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宽,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呈现日益攀升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已由2020年的0.26万辆增长至8.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6.98%。同时随着新能源重卡销量不断增长,其市场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已由2020年的0.2%上升至13.62%,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从市场销售占比看,纯电动重卡凭借着零排放、燃料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中的主流产品。据统计,2024年我国纯电动重卡销量达到7.71万辆,占全国新能源重卡总销量的比例约为94.01%,其中充电式重卡销量为4.84万辆;其次为燃料电池重卡,达到0.45万辆。
申万宏源研究指出,目前新能源重卡更多应用于封闭场景下的区域物流。从物流行业分类看,主要包括跨区域物流及区域物流,其中跨区域物流主要应用场景为干线货运、支线货运等城际间、跨区域、长里程的物资运输。区域物流主要应用场景为从事城建、矿区、钢厂、港口、环卫等区域性、高频次、短里程的专用型物资运输。新能源重卡因行驶里程短、装载能力有限,故目前主要应用于区域物流(专用物流)场景,其具体应用场景为:城建工程、矿区钢厂、港口码头、市政环卫四大类。另一方面,干线物流换电场景开始逐步落地。
02
纯电重卡实现突破
思瀚研究院报告显示,目前,大多数纯电重卡为油改电重卡,即传统燃油卡车改装车通过拆除引擎、变速箱及油箱等部件,直接改装电动驱动系统而成。此类过渡性车型面临多重限制,如运营范围及应用场景受限、产品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智能系统集成限制。
为应对这些挑战,业界正逐步转向开发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这些车辆从零开始设计,旨在优化电动动力系统、提升安全性并促进智能系统整合,从而满足长途运输与多元运营场景的演进需求。正向定义的纯电重卡具备多重优势:
一是拓宽运营场景。通过将电池整合至底盘,专用电动重卡不仅释放货箱空间,更实现更大电池容量,显著提升续航里程及货物运输效率。采用分布式电动机减少能量传输损耗,流线型设计降低风阻,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耗。这些特性使专用电动重卡能够满足长途运输需求,例如日行驶里程常超过300公里的快递运输、散装货物及港口物流等。
二是产品稳定性与安全性更优。正向定义电动重卡设计的车型,自初期设计阶段即整合动力、制动与转向系统的冗余设计,形成多重安全防护层。此设计能够降低单一元件故障导致系统失效的风险,并在重载与复杂路况下提升车辆可靠性。此外,将电池包置于底盘下方有助于降低车辆重心,确保驾驶时更稳定。
三是先进的智能化能力。此类车辆配备集中式电子与电气架构,可整合智能硬件与数据处理需求。此类架构支持空中传送(OTA)更新,实现智能模组的独立远程升级,从而降低迭代成本,并推动车辆迈向更高层级的智能化发展。
总体来说,采用正向定义的纯电重卡在行驶里程、安全性及智能系统整合方面,相较油改电车型均有显著提升,使其能完美契合运输行业不断演进的需求。
03
新一代量产方案登场
新能源重卡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将形成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局面。新能源重卡已成为重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快速发展,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既有传统重卡企业,也有新兴的重卡造车新势力。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推动了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新能源重卡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载合卡车成立于2022年,深耕卡车整车和新技术开发及量产,掌握整车产品设计、新能源、智能化、和轻量化核心技术。依托强大的整车、新能源电控、轻量化自主设计能力和供应链,正向开发全新一代新能源智能重卡平台,精准覆盖应用场景,形成产品矩阵。设计软件和数据驱动的全新E/E架构和车联网平台,实现车辆底层数据打通、协同控制和运营赋能。以整车产品力为牵引,创新思维打造2B/2C营销和服务体系,形成与电池商、零部件供应商、运营商、基建商、物流用户以及政府的高粘度合作生态。
近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CCVS)上,载合卡车重磅发布新一代智能驾驶量产方案,并与地平线正式达成战略签约。双方将依托载合整车研发实力与地平线的计算方案和软件算法核心优势,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软硬协同优化,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的规模化落地,为行业贡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实践范本。
此次参展,载合卡车全方位展现了其在新能源商用车赛道的技术沉淀与创新视野。
载合卡车设置了车辆体验区,参展车从适配大宗货物倒短、自重行业领先的“轻量侠”,到满足干线物流超长续航需求、氢能版的“远洋舰”,再到中国红极限测试车“载仔”全面到位。多车型组成的产品矩阵,全方位呈现载合卡车在轻量化底盘、三电系统、中央域控架构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
参考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pwjqLyMrUn7qjK25LCfAdg
https://mp.weixin.qq.com/s/tv4Z_1a0Q-GHkr8gNaoz0g
https://mp.weixin.qq.com/s/WUVSUpl8s84hdVZbg9iC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