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不能苦中国!节衣缩食的大众,还在中国“撒钱”
创始人
2025-11-19 21:48:21
0

一边是董事会延迟批准投资、冻结新车研发,另一边则是在进博会上高调宣布追加投资,大众汽车集团近期的一系列操作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这家车企巨头究竟是有钱还是没钱?

近日,据德国媒体报道,由于面临约11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大众监事会已延迟批准明年的投资计划。这意味着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准备用“节衣缩食”的策略来度过寒冬。

针对媒体的报道,大众集团的一名发言人表示,管理层已向监事会通报了长期规划的现状,但拒绝就报道本身置评。

不过,几乎在同一时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动作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与全球范围内的紧缩态势相比,大众在中国的逆势加码的行为显得尤为突出。为何一面“着火”,一面却选择在中国市场“添柴”?

转型深水期,大众面临“最冷冬天”

仔细剖析大众集团此前发布的三季度财报,这家汽车巨头的业绩也来到了增收不增利的艰难时刻。

数据显示,大众全球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219.9万辆,同比增长1.0%;营收803.05亿欧元,增长2.3%,但营业利润却从上年同期的28.33亿欧元变成了亏损12.99亿欧元,净亏损10.72亿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大众近五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中,美国进口关税的动荡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却不能解释全部问题。保时捷的利润下滑以及电动化转型的巨大成本也同样成为了重要因素。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解释,公司业绩“明显走弱”是受到低利润率的电动车产量增加及合计75亿欧元的额外负担影响。

其中,大众旗下品牌表现分化明显,保时捷前三季度销售利润仅为4000万欧元,同比大幅下滑99%,仅第三季度,保时捷亏损就达到9.66亿欧元。

再加上旗下软件部门Cariad所需的开销,以及为满足全球碳排放法规而进行的技术改造投入,多重因素的叠加,共同构成了压在大众利润表上的“三座大山”。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大众内部的紧缩战略早已全面启动。此前,大众汽车品牌首席执行官施文韬(Thomas Schäfer)在内部会议上直接喊出了“屋顶已经着火”的警告,他甚至直言:若不大幅削减成本,公司将没有足够的资本来运作。

因此,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不久,延迟批准明年投资计划的消息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事实上,大众的投资节奏已过巅峰期,后续的所有投资都将逐步减少。

此前,大众已经宣布其接下来5年其投资比例将逐渐降低。

从2025年开始,汽车业务投资额将占营业收入的12%—13%,至2027年,这一比例将降至约10%。

而新的资金也将主要投资于新产品、区域市场、电池业务、纯电动车型平台以及持续混动化的先进燃油车型。

因此,大众的节省并不是空穴来风,只是德媒的这番爆料让外界再次意识到了其“勒紧裤腰带”的需要,或许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迫切。

战略逆势加码,大众继续“押宝”中国

然而,中国市场似乎呈现出了另一种景象。正如上文所说,前不久在参加进博会时,其与中国合作伙伴地平线之间就刚刚宣布追加了一笔高达2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对当下的大众来说,这2亿美金的投入显然不是一笔小数。但它有着非花不可的理由。

用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在进博会上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市场在大众汽车集团在未来关键技术领域的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芯片,大众正在掌握未来智能出行的关键技术。”

这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目前,大众所面临的转型最主要课题,就是从燃油时代的一个集成博世、英伟达等供应商芯片制造的整车厂,变为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智能公司”,只因未来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趋势的不断演进,芯片的自主可控必然会成为所有主机厂的核心技术争夺范围。

而在芯片之外,大众持续“押宝”中国的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还有很多。

截至目前,大众在中国累计投入金额已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尤其在近年来的转型中频频投入重注。

从2020年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和国轩高科分别投资10亿欧元,再到与小鹏、上汽达成“反向输出”的技术合作,大众的反应速度仍然是外资中最快的之一。

其次,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合作,已成为大众弥补自身短板、加速追赶的最重要途径。尤其在欧洲这个“大本营”已经从市场、供应链到顶端技术都不再领衔全球汽车发展趋势之后。

大众为代表的这些欧洲本土汽车巨头都已经意识到了单靠德国总部的研发体系已难以跟上这轮全球变革的速度,将更多筹码向外部抛掷,虽然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但也是理性思考后的判断。

因此,无论是与小鹏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还是让CARIAD与地平线合作自动驾驶芯片,本质都是在借助中国技术力量来补齐自身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短板。

不止大众,BBA、捷豹路虎、丰田、Stellantis甚至早已退出中国市场的雷诺,都已经采用了类似的策略,与中国市场、中国车企更多在技术研发上保持深度合作。

而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些积极投资、拥抱变革的外资品牌,也正是一个新阶段下引领全球汽车发展趋势所需要的合作伙伴。

写在最后:

尽管在地缘政治、基建发展以及环境、供应链等等复杂情况的影响下,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的浪潮尚未如我们预想中那般迅速席卷全球,但从这些巨头们的布局和更多悄然发生的“蛛丝马迹”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未来的线索。

而以大众为代表的这些在当下依然“逆势加码”的合作伙伴们,也将在不久后的下一阶段找到想要的答案。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 廖宇婧 李银霞 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是当前各...
【光明时评】科技教育需“加强”...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
光影绘园景,诗韵颂江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转眼间就到新学期咯,大学故事的开始。总是发生在那个灿烂的夏天。在这段时光里。...
多所高校官宣:压学分、减“水课... 学分是大学生毕业的通行证,每门课都有固定的学分,修够学校要求的总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这个学期,不少高校...
屯检数字直播间 | 看不见的欺... 看不见的欺凌 亲爱的家长们、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屯昌检察数字直播间。 在成长路上,欺凌并非只有拳脚相...
高新公安政务“集中办”精准护航... 阳光讯 (记者 熊玺 文/图)寒假临近,跨境交流研学热潮持续升温,高校学生出入境证件办理需求迎来集中...
美俄被曝闭门会谈敲定俄乌和平方...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1月19日获悉,美国政府正与俄罗斯就结束俄乌冲突的框架协议接近达成“重大突破”,预...
教育部最新发布!事关鹤壁各中小... 近日 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 以强健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目标...
健康第一!教育部详解学生体质强...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山东国际本科对比:普通家庭必看... 高考前后,山东国际本科市场进入择校旺季,“1+3”“2+2”“3+1”模式让人眼花缭乱,家长们翻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