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电双能是噱头还是真突破?现代这款零百能飙进 3 秒的旗舰超跑刚曝光,论坛里就吵翻了 —— 有人说 “又想蹭氢能源热度,纯电性能还未必干得过特斯拉”,也有人赌 “这才是超跑的未来,续航补能两不误”。眼下这款还没定名的旗舰车型,正把争议变成行业焦点。
从已曝光的参数来看,这款超跑的双能系统并非简单叠加。对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其纯电模式下最大输出功率达 750 马力,零百加速 2.9 秒,和前者持平;而加入氢燃料模块后,综合续航直接突破 800 公里,比丰田 Mirai 的 650 公里多出一截。
更关键的是补能效率,氢燃料加注仅需 5 分钟,比主流纯电超跑的快充时间缩短近 80%。这种 “性能不妥协 + 补能不焦虑” 的组合,其实是解决了纯电超跑长途出行的核心痛点,而非网友担心的 “两头不讨好”。
智能座舱的曲面屏设计,实际体验中并没有出现 “华而不实” 的情况。这块 21.6 英寸的 OLED 曲面屏,并非单纯追求尺寸,而是与驾驶座形成 15 度倾角,既避免了反光,又能让驾驶员视线移动距离减少 30%。
车机系统搭载现代最新的 ccOS,支持语音控制调节悬架硬度、能量回收强度,甚至能根据氢燃料剩余量自动切换纯电 / 氢电模式。
半自动驾驶功能在超跑上也不是 “鸡肋”,高速路段的自动跟车和车道保持精度,比同品牌 IONIQ 5 提升 20%,过弯时还能结合底盘传感器提前调整扭矩分配,新手也能感受到可控的驾驶乐趣。
底盘用料和驾驶质感更能打破 “现代造超跑不专业” 的质疑。车身采用 80% 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比铝合金车身轻 40 公斤,扭转刚度却提升 50%。
前双叉臂 + 后多连杆悬架均配有电磁减震,过减速带时能过滤掉多余震动,而劈弯时又能提供足够支撑,方向盘虚位几乎可以忽略,轮胎抓地力能让车身在时速 180 公里过弯时依然稳定。这种 “日常能通勤,赛道能劈弯” 的调校,其实比很多只追求赛道性能的超跑更实用。
现代在氢燃料领域已有 20 年技术积累,全球建成的氢燃料电池工厂产能占比超 30%,这款超跑更像是技术落地的 “标杆产品”。
对比同品牌 IONIQ 6,两者共享氢燃料电池堆技术,但超跑的电池管理系统经过专属调校,能量密度提升 15%。而参考 IONIQ 系列 3 年保值率 65% 的表现,这款旗舰超跑凭借稀缺的双能技术,保值率大概率会高于同价位的保时捷 Taycan(3 年保值率约 60%)。
其预售价约 120 万元,比 Taycan Turbo 便宜 15 万元,却多了氢燃料续航和更强的综合性能。目前全球超跑市场中,氢电双能车型还是空白,现代这款车其实是抢占了细分市场先机。
从订单数据来看,曝光一周内全球预约量已突破 500 台,其中 70% 是现有超跑车主,这也说明市场对 “无续航焦虑的超跑” 确实有需求。
对于追求性能又看重长期使用成本的买家,这款车的价值不在于 “比纯电快 0.1 秒”,而在于提前覆盖了下一代出行的所有场景 —— 城市通勤用纯电,跨省自驾加氢跑,甚至偶尔下赛道也能满足需求。
那些关于 “噱头” 的质疑,或许等首批车主开着它完成 “北京到上海不充电不加油” 的挑战时,会有更直观的答案。毕竟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上,能同时解决性能和补能的车型,本身就已经赢在了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