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揭示大脑突触处理时空信息核心机制,为下一代AI提供支撑
创始人
2025-11-22 19:15:53
0

IT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据新华社,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强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科研人员,在理解大脑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该研究聚焦于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 —— 突触,首次揭示了其在处理时空信息过程中的核心工作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于 11 月 22 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 图为神经网络存储容量和噪声鲁棒性分析结果

在大脑中,数量庞大的神经元通过称为“突触”的连接点,以脉冲形式传递和处理信息。对突触工作机制的模拟与计算,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借鉴方向。突触具备两种关键的调节能力:其一为“长时可塑性”,即其连接强度能够长时间增强或减弱,这被视作长期记忆形成的基础;其二为“短时可塑性”,指其在极短时间内动态调整信号强度的能力。这两种可塑性均至关重要,但二者如何协同作用以共同影响大脑的学习效率与信息处理能力,此前尚未明确。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研究团队通过构建突触计算与学习的理论模型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当“长时可塑性”作用于“短时可塑性”时,大脑能够将时间序列上的信息转化为空间上的模式表达。这一机制的运作,被证实能显著提升神经网络的记忆容量、抗干扰能力以及对复杂时空信息的识别能力。该理论模型在小鼠和人类大脑皮层的突触电生理观测中得到了实验验证,显示出较高的生物学合理性。

于强教授在介绍研究成果时比喻道,该发现如同找到了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协作密码”。他指出,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释大脑信息处理的底层原理,也为开发更具可解释性、通用性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IT之家附论文地址:https://doi.org/10.1073/pnas.2426290122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原创 终... 在当前全球经济与政治大棋局中,荷兰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悄然跌宕起伏,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深渊。最近,荷兰方...
加强交流、健全机制!时隔一年,... 撰文 | ‍‍余晖据《法治日报》消息,11月21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开幕,论坛主题是“...
《哪吒2》未入选奥斯卡最佳动画... 11月22日,奥斯卡主办方学院公布最佳动画长片奖“符合参评资格”大名单,国产电影《罗小黑战记2》及《...
三上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三上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题卡15页,涵...
72岁前总统“再就业”,新身份... 最近,韩国前总统文在寅找到了他的新角色——视频博主据韩国媒体报道,文在寅日前在YouTube频道“平...
被吴子嘉爆料有意回锅参选桃园市...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民进党布局2026县市长选举,桃园市长“选战会”派谁更是备受瞩目;媒体人吴子嘉21...
高考地理中的农产品品质分析 高考地理中关于“农产品品质”的考点、分析思路和答题技巧,是一个高频且综合性很强的主题,常以综合题的形...
天津大学揭示大脑突触处理时空信... IT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据新华社,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强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科研人员,在理解...
AI创业暗战2025,有人半年... 作者:庞宇 编辑:罗丽娟 AI的浪潮以不可逆转之势呼啸而至。 在这股颠覆性的力量面前,无论是身经百战...
北京经开区2026小学入学适龄... 新京报讯 据“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1日,北京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发布致经开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