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开始赚钱了,但雷军还有点烦
创始人
2025-11-23 07:58:37
0

来源:财天COVER

小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度财报:在连续4个季度实现营收突破千亿元的同时,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然而,小米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此同时,小米的智能手机和大家电等业务也面临增长压力。

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11月18日,小米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总营收为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已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增80.9%。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米汽车业务在本季度首次实现盈利,迈出关键一步;智能手机业务则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挑战亦不容忽视:手机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大家电业务承压,AI战略也亟需加速落地以补足短板。小米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正处在变化的关键期。

财报发布后,小米股价在11月19日下跌4.81%,总市值失守1万亿港元。截至11月21日收盘,小米股价报38.08港元,总市值9917亿港元。9月25日,小米股价曾达到56.90港元,不到两个月时间内,股价跌幅超过33%。

01、单季盈利,小米汽车能“养家”了?

小米造车的关键里程碑在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达成。

财报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经营收益达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总收入更是创下283亿元的历史新高,占该分部总收入的98%,环比第二季度的206亿元增长了37%。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小米汽车交付量的持续攀升。产品交付以来18个月内,小米汽车总交付量已超40万台。小米总裁卢伟冰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表示,第三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达10.88万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26.60万辆,仅10月单月就交付新车超4万辆,预计很快就会完成全年交付35万辆的任务。

11月20日,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的第50万辆汽车下线,从第一辆到第50万辆,小米仅用了1年零7个多月。他表示,小米汽车接下来会持续做好三件事:坚持不懈抓安全、抓交付;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AI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毛利率方面,第三季度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5.5%,虽较二季度的26.4%略有下滑,但已超过不少头部车企,展现出较强的盈利潜力。小米在财报中解释,本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受核心零部件成本增加及SU7 Ultra交付占比减少的影响。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ASP(平均销售单价)也在持续上升,从第二季度的25.36万元提升至第三季度的26.00万元,主要归功于YU7的上市交付。9月25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公布,小米YU7上市3个月,交付量已超过4万台。这意味着,SU7 Ultra之外,YU7同样承担着拉高销售均价、冲击高端的职责。

然而,这份盈利答卷的背后,小米汽车正遭遇“多事之秋”。今年以来,在多起安全事故与营销争议的冲击下,其品牌形象陷入争议。

之前雷军在特定语境下谈论产品时说过的“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等言论,也被剥离出来,引发了讨论。面对互联网上的舆论,小米和雷军都显得有些“着急”。11月16日,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强调小米汽车对安全理念的重视,一反常态、语气强硬。

汽车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核心。小米当初也是努力想要通过造车,摆脱“重营销、轻研发”的标签,提升其“科技公司”的调性,塑造品牌的高端形象,进而带动手机、家电等业务的高端化转型。但小米品牌和创始人的个人IP仍然紧密相连,任何产品安全讨论,都会被放大。汽车产品和智能手机不同,小米汽车打造品牌的重点,还是需要放在产品的安全性、核心技术实力、品控和危机管理能力上。

虽然第三季度财报的汽车业务数据十分亮眼,但资本市场不免关心其后续的发展。在财报电话会上,卢伟冰表示,第四季度小米汽车会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明年受购置税补贴退坡和行业竞争的影响,汽车毛利率或将下滑。

02、智能手机业务下滑,“高端化”成了吗?

手机业务一直充当着小米的“现金牛”。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收为460亿元,环比增长了1.1%;全球出货量为4330万台,实现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

小米智能手机的收入也在面临增长放缓的挑战。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小米手机业务收入增速就出现下滑,第三季度手机业务营收尽管环比实现增长,但同比下滑了3.15%。智能手机ASP(平均销售单价)也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1102.2元/部,下降到1062.8元/部。小米在财报中解释称,这主要是受到海外市场ASP下降的影响。

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增长主要依赖海外市场,而海外市场多以中低端机型为主,因此拉低了其整体ASP。

但小米也在财报中表示,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持续提高,尤其是9月刚发布的小米17系列出货量增长,已在带动ASP上升。

小米手机的高端化战略,已经实现了突破。小米早在2020年便启动高端化战略,陆续推出小米10系列、折叠屏MIX Fold系列,投入巨资在影像、芯片、系统等领域研发,甚至请来徕卡合作提升影像质感。在今年9月小米更是发布了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

小米17系列的成绩亮眼。截至2025年11月2日,小米17系列已获得超200万台销量的成绩。今年“双11”期间,小米17 Pro Max在各大电商平台均获得6000元价位段国产手机销量、销售额双冠军。

但从“全面对标iPhone”的目标来看,小米高端手机在销量方面和iPhone还有差距。Omdia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出货量为1010万台,略高于小米。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MengMeng Zhang表示,9月份iPhone 17基础款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几乎是去年同期iPhone 16的两倍,“进入10月份,iPhone 17 Pro的表现更为亮眼,其同比增长率比去年的iPhone 16 Pro高出近三分之二。”

而在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周度销量追踪》中,iPhone 17与小米17系列首月销量显示,二者的整体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22%、21%,但新款iPhone 17系列贡献了大部分销量,占比达到78%,而小米17系列占比则为35%。

小米手机的“高端化”转身,还在路上。小米要彻底扯下过往“性价比”的标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商务、高端人群对小米的品牌认知。

面对集团智能手机业务增长放缓的问题,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直言,手机行业正面临内存成本上涨的长期压力,“明年的压力会远大于今年”。

卢伟冰解释称,这一轮内存涨价主要是由AI高性能计算带动,需求猛增而供给不足,新增产能要到2027年才会释放,将直接导致手机毛利率承压。面对这一困境,小米的策略是“保供应、调结构、推高端”,一方面确保2026年内存供应稳定,另一方面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对冲成本压力,坚定不移推进高端化。

03、全年超300亿,投入硬核技术

曾是小米另一“养家”业务的大家电,也出现了增长乏力的迹象。

第三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保持在23.9%的健康水平,但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减少15.7%,小米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受“国补”退坡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从行业格局来看,空冰洗市场已形成格力、美的、海尔等传统巨头主导的格局,小米作为后来者,正面临激烈的存量竞争。空调市场中,格力、美的合计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凭借渠道深度和技术积累形成壁垒;冰箱、洗衣机市场则由海尔、美的领跑,小米以代工模式切入,虽凭借性价比快速起量,但“贴牌”标签始终难以摆脱。

随着行业内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小米既不愿参与低价竞争,又缺乏自主制造的成本优势,导致大家电业务增速放缓。

为了应对行业竞争,扭转“代工、贴牌”的形象,小米选择斥巨资自建工厂。10月28日,投资超25亿元的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正式投产,规划峰值年产能700万台空调,年产值约140亿元。

小米大家电总经理单联瑜在投产仪式后对《财经天下》表示:“友商越急,我们越稳。我们希望去卷产品、卷技术、卷服务、卷 AI,而不是卷价格。”

这座工厂引入了数字孪生、AI视觉质检等技术,每6.5秒即可下线一台空调内机,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超99%,展现出小米在制造端的决心。但小米在短期内,仍难以撼动传统家电巨头的市场地位。

小米和传统巨头们的竞争也在加剧。11月21日,据界面新闻报道,美的近期不再允许售后服务商同时接小米或格力的业务合作,该政策由各区域负责人单独向合作商传达,一位美的中国区员工表示,这次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小米,今年小米空调的大卖让美的感受到了威胁。

在大家电承压、手机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AI成了小米转型的新突破口。

小米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23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研发开支91亿元,同比增长52.1%。2025年小米总研发投入预计达300亿元,其中四分之一专项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力度远超年初预期。

雷军亲自下场招揽的95后“AI天才”罗福莉,出任Xiaomi MiMo大模型负责人后,带来了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推动其AI战略攻坚。为支撑大模型研发,小米配置了初始6500张GPU资源,正在推进万卡级GPU集群搭建,基础设施投入堪称“不计成本”。

随着2025年国产手机平均售价将迈过4000元大关,有无AI能力的加持,或将成为区分高低端手机的关键因素。

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在AI领域发力,试图领先竞争对手一个身位。其中,华为凭借盘古大模型,已实现AI在手机、汽车、家电等多终端的深度落地,如华为Mate 70系列搭载的智能助手“AI小艺”已成为其核心卖点;vivo的蓝心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交互方面表现突出,已应用于其X系列高端机型;OPPO的安第斯大模型则聚焦端侧AI,通过“端云协同” 架构,提升手机本地计算效率,降低AI功能功耗;荣耀则以自研“魔法大模型”矩阵为核心,其“芯端云”协同架构深化端侧技术突破与全场景生态融合,终端产品中搭载的AI智能体YOYO也开启了“自进化”模式。

小米在AI领域虽凭借罗福莉加盟和巨额投入加速追赶,但短期内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它目前更多的还是在“补课”,补齐AI技术短板,为实现“人车家全生态”提供底层支撑。

雷军在今年9月进行的年度演讲的主题就是“改变”。小米求变,本质上是一场“自我革命”,既要摆脱过去依赖的性价比、代工模式,又要在汽车、高端手机、大家电等红海市场中突围,还要跟上AI、智能生态的行业浪潮。第三季度,小米业绩增长意味着转型带来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小米汽车存在争议,智能手机和大家电业务承压,这些难题是小米在“改变”进程中难以回避、必须跨越的关键考验。

(作者 | 林小葵,编辑 | 阳一,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11月23日16时至12月7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
学霸讲堂来啦! 关于举办“慧海扬帆,学峰引路” 学霸讲堂活动的通知 全体同学: 为帮助同学们汲取优秀学长学姐的学习经...
NYU 官宣新学院!北京爱迪学... 近日,纽约大学正式官宣成立数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以回应 AI 时代对顶尖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引发...
已表态愿承担,李四川确定将战新...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2026新北市长选举升温!在台北市府与新寿21日完成解约、台民意机构同日修“地制法...
张八贤:快乐是第一位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今天是周末,也是记者节,你们辛苦了。”一早赶到学校的张八贤,...
怎么正确指挥倒车入库 可能大家会觉得指挥倒车无非就是“往左”“往右”“方向盘打死”等几句简单的对白,但实际上,关于指挥倒车...
魏牌闪耀广州车展:VLA辅助驾... 11月21日,主题为“新科技·新生活”的2025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拉开帷幕。魏牌新能源携全新高山家族...
科技东风 智联未来 东风汽车以... 11月21日至23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将围绕5G-A、人工智能、智能...
SMT贴片代工制造厂:如何选择... 在电子制造领域,SMT贴片加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众多企业来说,选择一家技术强、售后好且专业的SM...
苏州企业展厅设计公司找哪家 苏州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高地,企业的品牌展厅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陈列室,它更是企业文化、核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