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50岁以上女性已超过2亿,但更年期管理仍存在认知与就医困境。11月23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启动“广东省更年期女性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公益项目”,联合全省15家妇幼保健机构共同实施,并配套使用“更健康”AI智能测评与科普助手小程序,探索区域更年期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80%女性会出现至少一种更年期症状
在更年期专科门诊中,真正的挑战并非诊疗本身,而是女性对更年期管理的认知不足。相关研究显示,近60%的更年期女性缺乏专业指导,45%的人群存在就诊科室困惑。
广妇儿妇科门诊专科主任何耀娟介绍,多数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会出现情绪波动、睡眠障碍、潮热盗汗、心悸等问题,但主动就医的人并不多。
“并不是所有人更年期都会难受,但80%以上女性或多或少会出现至少一种症状。”何耀娟说,一部分女性认为“熬一熬就过去了”,另一部分则因对激素治疗存在误解,如担心致癌、担心体重增加,而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为解决患者就诊犹豫、缺乏判断依据等问题,今年3月,广妇儿妇科门诊更年期团队基于国际权威指南,联合复旦大学工研院推出“更健康”AI智能测评与科普助手小程序。
该工具构建“筛查—评估—干预—随访”闭环管理体系,包括症状评估、风险筛查、人机对话、医学科普等模块。患者可提前完成测评,并获得可视化健康报告。另外,医生可同步查看评估内容,用于诊前判断、诊中沟通及制定诊疗方案,从而提升就诊效率。
今年8月,小程序升级至2.0版本,截至目前已采集近500份更年期女性测评数据。“未来,我们希望它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诊疗、评估、随访一体化管理。”何耀娟说。
激素补充治疗最佳时机为绝经后10年内
“部分女性硬扛着度过更年期,直至因骨折、心血管疾病等进入其他专科,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疾病与更年期激素变化相关。”何耀娟说。
她表示,经过规范评估后,包括激素补充在内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带来长期健康收益。激素补充治疗最佳时机为绝经后10年内,且年龄不超过60岁。研究显示,早期干预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与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启动仪式上,“广东地区更年期女性健康状态调研公益项目”正式启动。何耀娟介绍,项目由广妇儿牵头,联合省内15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及妇幼保健机构共同实施。参与的医院将使用统一工具和量表,采集区域适龄女性数据,形成可对比分析的基础信息,为更年期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