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创始人
2025-11-24 00:41:47
0

一条看似普通的微博,却意外地掀起了波澜。人在美国纽约的沈晖,用一个显示在北京的IP地址,转发了“南昌舰”下水的视频。

他或许想借此传递某种信念,但评论区的风向却完全偏离了他的预想,讨债的声音此起彼伏,将这条原本正能量的内容,瞬间拖入了现实的泥潭。

这位曾经被看作造车新势力中最稳重的创始人,是如何让一家吸纳了410亿资金的企业,一步步陷入困境的呢?那超过200亿的债务,又是如何形成的?

曾经的好牌,为何没能打好

回顾威马起步的阶段,沈晖手中的资源其实相当不错。他并非没有经验的跨界玩家,而是在传统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行家。

在吉利期间,他参与了收购沃尔沃的重要工作,负责技术相关的谈判,为后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之后,他负责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事务,推动了XC60的国产化,并实现了销量的显著增长。这样的经历,让他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

所以,当他在2015年宣布创业,说要打造普通人买得起的智能电动车时,很多人都抱有期待。资本也迅速跟进,前后投入了约410亿元。

沈晖的思路比较传统,他不像有些新品牌那样选择代工模式,而是投入大量资金,在温州和黄冈建起了自己的工厂。

这种重资产的模式,在当时被不少人认为是踏实的选择。然而,问题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

当其他品牌开始推广激光雷达,朝着更高级的智能驾驶发展时,威马在技术上的进展显得有些缓慢。它的“智能”更多停留在车机系统层面,而且连这个基础功能也时常出现问题。

车主们反映车机卡顿、售后服务跟不上的情况越来越多。技术更新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工厂建设的规模。

可以说,威马把太多精力放在了硬件投入上,而对软件和核心技术的重视不足。其主力车型EX5,在上市初期获得一些关注后,后劲明显不足。

随后,疫情的影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让本已紧张的资金链更加脆弱。

而当比亚迪、小米等企业带着更强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进入市场时,威马依靠性价比的路线,因为缺乏独特的竞争力,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青睐。

2022年,威马全年销量不到3万辆,但每年的研发投入和工厂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资金消耗的速度远远超过收入。

为了寻找出路,威马曾三次尝试上市,但都没有成功。

从被看好到陷入困境

在威马发展初期,沈晖的个人信誉是公司重要的支撑。不少员工、供应商和早期用户,是冲着他的专业背景而来的。

然而,这种信任后来受到了冲击。2021年,威马在财报中公布了82亿元的亏损,而同一时期,沈晖个人的年薪达到了1.26亿元。

这个数字在公司内外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当员工工资被拖欠、供应商款项迟迟未结时,创始人的高额收入显得格外突兀。

信任一旦动摇,就很难恢复。公司开始延迟发放员工工资,总额约4000万元。

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延长到了18个月,未结款项高达17亿元。用户也受到了影响,随着公司运营陷入停滞,威马APP的服务中断,部分车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维修甚至需要依赖事故车的零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晖选择了离开。2023年秋天,威马工厂全面停产。

10月,他以赴慕尼黑参加车展为由前往纽约,此后没有再回来。有消息称,他的家人此前已移居美国。这一举动,让人联想到其他一些陷入类似境地的企业家。

沈晖的离开,让威马和他个人积累的信誉大幅下滑。他失去了许多人的信任,也为这段创业经历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谁在承担后果

2023年10月,威马进入预重整阶段,2024年1月法院正式受理此案。当时,一些人认为公司可能迎来转机。

这时,一家名为深圳翔飞的公司表示愿意接手,承诺首批投入10亿元资金,接管威马的核心业务。

但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这家公司与同样面临债务问题的宝能系关系密切,这让所谓的“救援”充满了不确定性。

威马的总债务超过200亿元,而总资产不足40亿元。这个巨大的缺口,让债权人感到压力重重。

深圳翔飞发布了《供应商白皮书》,承诺对15万元以下的债务以现金方式清偿,超出部分则转为信托份额。但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承诺,而非即时解决方案。

更让人意外的是威马公布的复产计划。该计划提出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的生产,目标是复产后年销一两万辆。

到2026年,销量要达到10万辆。2028年,再次启动上市计划。而到2030年,更是提出了年销百万辆和1200亿元营收的目标。

这些缺乏现实依据的规划,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如今,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比亚迪在2024年的出口量达到43万辆,全国出口总量近590万辆,头部企业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规模优势。

而威马库存中的车型,还是三年前的技术产品。它错过的不仅是市场机会,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总结

从威马的经历可以看出,资本能够加速企业发展,但无法替代清晰的战略和坚实的信任基础。一家企业可以没有华丽的故事,但不能失去信誉;可以发展得慢一些,但不能走错方向。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失败案例,而是一个有经验的行业人士,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逐渐迷失,最终辜负了众人期待的复杂故事。

它留下的启示,远比它曾经的辉煌更值得深思。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大学生理发被收1万元?武汉洪山... 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在校大学生小樊反映,他在一家理发店疑遭遇“连环诱导消费”,做了七个项目,付款一...
中国启动聚变领域国际科学计划 开展燃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实现产出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演示聚变能发电……11月24日上午,在位于安徽合...
都市女性微短剧《妻子的反攻2》... 2025年11月21日,由重庆七仙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南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出品,由雷...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国家药监局原... 记者今天(24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涉嫌受贿一案,由国...
威少21+6+11约基奇空砍4...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11月23日NBA常规赛,客场作战的国王以128-123击败掘金。威斯布鲁克...
引领AI汽车新时代 赛力斯魔方... 11月21日,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2.0于广州国际车展重磅发布,在智电融合、软件定义汽车向AI定义汽车...
华图山鼎:计划2026年推出会... 人民财讯11月24日电,华图山鼎11月21日在机构调研中表示,未来AI将承担大量基础教学和模考批改工...
马斯克称特斯拉已部署数百万颗 ... DoNews11月24日消息,据IT之家报道,11 月 23 日,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社交...
别再说仪式感 “没用”!养出有... 去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的时候,都会听到一些家长围在一起吐槽: “搞仪式感就是瞎折腾!生日买个蛋糕就行,...
风声丨高中生当上高校首席科学家... 作者丨朱光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近日,网上广泛流传江苏科技大学郭某学术造假的相关消息。据网友爆料,郭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