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正从 “增量竞争” 迈入 “存量内卷” 的深水区。新能源渗透率持续上扬、智能驾驶辅助加速落地、用户需求从 “拥有车辆” 转向 “享受出行”,多重变革叠加让行业竞争规则彻底改写。
J. D. Power 最新报告显示,89% 的汽车品牌陷入“产品-销售-服务”三态失衡,要么偏科严重,要么全面短板。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车企的转型不再是 “单点突破” 就能奏效,而是需要全链条、系统化的攻坚机制。
2025 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展示的“番禺行动”一周年成果,恰好给出了传统车企破局的范本。通过 “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 三大战役的协同推进,这家老牌车企正以高效机制穿越变革迷雾,向 “新广汽” 全面迈进。
量化体验+渠道下沉,让服务战落地生根
在汽车行业从“产品为王”转向“体验制胜”的当下,服务早已不是后端保障,而是核心竞争力。但行业普遍存在一个痛点:服务要么“悬浮化”,口号大于实效;要么“碎片化”,难以形成持续体验。广汽的解法是“量化+下沉”双轮驱动,让“服务体验战”走深走实。
首先是用 NPS 体系打破体验模糊性。不同于行业多数品牌将 NPS 仅作为考核指标,广汽将其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从购车咨询到售后维修,从 OTA 升级到生态服务,每个触点的体验都被量化为具体数据。
这正好击中了行业痛点:J.D. Power 发现,新能源车市场 32% 的品牌服务力处于薄弱态,核心问题就是体验缺乏标准和量化。广汽通过 NPS 体系,把“用户满意”转化为可优化、可追溯的具体动作,今年累计完成 45 次 OTA 更新,优化 300 余项功能,让 150 万车主感受到 “车辆常用常新”,正是量化体验的直接成果。
更关键的是渠道下沉破解“服务断层”。当前县域市场贡献了近60%的汽车增量,但多数品牌服务网络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广汽规划新增 600 家县域品牌体验店,目标覆盖 90% 以上县域市场,这步棋精准踩中了行业空白。
要知道,县域用户的核心痛点是 “维修远、响应慢”,而广汽的渠道下沉不是简单复制 4S 店模式,而是打造 “体验+服务+补能”一体化网点,结合 2.1 万根自营充电桩的网络优势,让县域用户也能享受到 “直线 1 公里必有站”的补能服务。这种“量化体验+精准触达”的组合,正是对行业“服务只重表面”的有力革新。
痛点导向+体系化布局,筑牢产品价值护城河
产品是竞争的核心,但行业正陷入两种误区:要么盲目炫技导致体验争议,要么平庸无亮点难以形成口碑。广汽的“产品价值战”不走极端,而是以用户痛点为锚点,用体系化技术布局构建护城河。
核心技术突破直指用户核心焦虑。新能源车主最担心什么?亏电续航、电池安全、智能体验卡顿。广汽针对性推出 “星源增程” 技术,终结亏电感;弹匣电池搭载 130 万辆零自燃,用 500 亿公里安全出行数据建立信任;夸克电驱效率突破 99%,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这些技术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围绕“星灵架构”形成体系。星灵安全守护体系覆盖智能驾驶、电池、底盘等全场景,星灵智行实现 99.9% 道路场景覆盖,这种“单点顶尖+体系协同”的模式,既避免了行业“偏科式创新”的弊端,又能全面提升产品价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落地的节奏把控。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鹰爪系统 2.0 量产、L3 级自动驾驶获测试牌照,广汽的新技术不是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快速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产品力。
广汽用 “弹匣电池” 筑牢安全底线,再用 “星灵 AI 全景图” 打造体验亮点,这种 “底线 + 亮点” 的技术逻辑,让产品价值既有保障又有惊喜。
IPD 体系+文化重塑,把用户导向刻进基因
传统车企转型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技术或资金,而是僵化的组织架构和流程机制。很多企业喊着 “用户为中心”,但实际运作中仍摆脱不了“部门墙”“流程长”的问题。广汽的“用户需求战”,核心是通过组织变革让用户导向从口号变成制度。
IPD 体系的全面导入是关键破局点。广汽将新车开发周期从 26 个月缩短至 18-21 个月,市场反应速度提升 6 倍,研发成本降低 10%,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流程革命。IPD 体系打破了 “研发闭门造车” 的传统,让用户需求深度融入产品定义、研发、上市全生命周期。更重要的是,配套建立的 IPMS 体系和“产品商业化团队”,构建了“端到端”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避免了“研发做的不是用户要的” 行业通病。
组织活力的激发同样不可或缺。广汽重塑“用户第一、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通过项目制、收益共享激励机制激活员工动力,全球招聘的职业经理人全部到岗。这解决了传统车企 “转型慢”的核心症结:转型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全企业的共识和行动。
200 人的用户洞察部专门挖掘用户隐性需求,确保产品开发不偏离方向;跨部门的项目组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让昊铂 A800 这样的合作车型能快速落地并斩获 L3 测试牌照。这种 “流程保障 + 文化赋能” 的组织变革,让“更懂用户、反应更快”成为广汽的核心竞争力。
综述
广州车展上的成果展示,只是广汽转型的一个缩影。在行业变革深水区,广汽的实践已经初显成效,三大战役环环相扣、协同发力,形成了持续的竞争力。
当前,“再造新广汽” 的目标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对十五五期间的行业新格局,广汽的路径清晰而坚定:以 “四大引擎” 为驱动,以三大战役为抓手,通过机制、技术、服务的全链条协同,在用户体验综合较量的新时代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