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着50万、100万到今天车展展馆里面去找,买不到一台半固态电池的车,全球所有地方都买不到。但是我们今天在一台不到10万的MG4上提供给客户了。”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在专访中的一席话,揭示了MG品牌“技术平权”理念的实践决心。
在2025广州车展上,MG做了一件在行业看来颇为“反常规”的事:将全球首款量产搭载的半固态电池车型——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定价在10万元以内。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发布,而是一场关于“技术平权”的实践。当多数品牌仍将半固态电池视为高端车型的溢价筹码时,MG选择将其推向大众市场,试图改写纯电安全与性能的价值标尺。
在发布会之后,我们与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左一)、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左二)、清陶动力总经理陈凯(左三),针对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以及MG品牌的更多信息,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陈萃
半固态电池作为固态电池的前瞻技术,一直被行业视为高端车型的专属。然而,MG却出人意料地将其应用于10万级车型,打破了技术垄断的固有认知。“今年的半固态电池技术放在这台车上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陈萃表示,“2025年是MG开始全力做新能源的元年,从战略角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清陶动力总经理 陈凯
上汽和清陶动力共同投入百亿研发资金,集结600余位顶尖行业专家,包含1位院士、20多位博士等国家级人才,历经20余年技术积累,拿下1600多项专利,为半固态电池的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陈凯透露:“我们和上汽之间建立了联合研发团队,这款车型和电池立项之初就有成本目标,所以我们选择原材料的成本是可控的。”这种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主机厂与供应商的采购关系,有效控制了成本。
半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安全性的显著提升。MG携手国家级权威测试机构中汽中心,对全新MG4搭载的半固态电池进行了行业最严苛的安全测试,测试标准均超行业最高标准至少20%。测试包括螺纹钢穿刺、三向极限挤压、盐水浸泡、极寒冰冻、底部球击以及高温火烧等极端工况。其中,电芯螺纹钢针刺测试使用带凸起纹路的10mm粗直径螺纹钢针穿透电芯,对电芯内部结构的物理破坏远超光滑钢针,电池仍能保持安全稳定。
MG将半固态电池技术带入10万级市场,并非偶然的商业决策,而是品牌基因的当代延续。“MG在当时推出MGB的时候,这款敞篷跑车的售价是当时911售价的1/3到1/4,”陈萃回顾品牌历史时表示,“过去我们在给客户提供产品和价值的时候,就是有平权的理念在,我们要让最广大的用户可以以他们能够负担的成本,去享受到最好的产品体验或者最新的技术。”
这种“平权”理念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多内涵。陈萃特别强调了“南北平权”的概念:“现在的新能源车对于北方用户来说没有那么友好,特别是季节比较冷的时候,有些新能源车连电都充不进去。难道北方客户只能开燃油车,就不能用新能源车吗?”半固态电池的低温性能优势正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关键。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在-45℃环境舱极限冰冻12小时后,各项性能均保持正常,足以应对冬季极寒天气。MG计划12月在漠河进行公开测试,展示其在极寒条件下的可靠性。
在发布半固态电池的同时,MG还正式发布了全新品牌IP——MOLI,展示了品牌向年轻化与电智化转型的决心。邵景峰介绍:“MOLI是MG进一步走向年轻化的标识。这个品牌IP理念来源于百年品牌最初始的赛道和运动基因,它是一个戴着复古的赛车帽、有个性的形象,承载着品牌创始人威廉·莫里斯的赛道梦和对跑车的执着。”
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 邵景峰
MOLI由上汽设计全球团队打造,由上海的前瞻团队与伦敦的设计中心共同完成。邵景峰透露:“这个设计师是我们去年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欧洲赛区的年轻应届设计师,刚毕业一年。现在整个MG品牌不仅是形象焕新,设计团队也完全焕新。”
MG品牌的年轻化战略已初见成效。邵景峰分享了一组数据:“今年打造的全新MG4东来紫,占比70%的购买量,证明MG品牌在向年轻群体移动,在往一、二线城市移动,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的一个典型代表。”
全新MG4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背后是体系竞争力的全面提升。面对产能不足的质疑,陈萃回应道:“从这个月开始,大部分客户应该能感知到整个交车的速度是比原来有所加快。我们所有能做的功课现在在全力做。”
为解决交付问题,MG采取了多项措施:为530智趣版专门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开设新的产线;对因跨年交付可能错过购置税优惠的客户,提供购置税差额补贴;经销商网络从8月初的不到300家扩展到超过400家。
面对明年新能源政策退坡的挑战,陈萃表现出信心:“即使购置税退坡,依然不会阻碍新能源势头。因为大家现在买新能源不是因为它是一个纯电车才买它,看到更多的是它更好的体验,智能化的提升,这些是购置税阻挡不了的。”
MG正在构建独特的差异化竞争路线。陈萃强调:“后发者要有背后的技术支撑,不能只做同质化。今天的半固态电池是基于上汽集团的技术储备,媒体朋友们、客户给的反馈都是非常正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弯道超车,我们要拿差异化的东西坚决投入。”
MG的平权理念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更在全球市场展现出独特价值。邵景峰分享了海外调研的发现:“中国品牌在海外已经超过我们对中国品牌自我的认知。以前我们认为西方消费者对来自亚洲和中国的品牌会有偏见,但现在遮盖Logo看到车之后,他们会说这是来自中国的品牌。”
“中国品牌在海外不是以前低价低质和落后技术的代名词,而是创新的、时尚的、科技的。”邵景峰指出,中国品牌军团在海外的竞争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MG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其对当地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邵景峰分析:“当地的环境正好类似于我们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前夜,是巨大的机会,先入者和后入者的较量,会激发竞争对手的反扑,这个过程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向未来,MG已制定了清晰的产品规划。陈萃透露:“我们到后年年底要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这13款是一台都不会跳票的。”这些车型将基于MG布局的底层技术战略,持续展现差异化优势。
半固态电池技术将成为MG未来产品的重要标签。陈萃表示:“明年我们会在新车型上陆续使用半固态电池的技术,当然也会有选择性,我们要把MG最旗舰的优势技术用在旗舰车型上面。”
技术与品牌的深度融合将是MG未来的核心方向。陈萃强调:“每个品牌都想成为一个年销百万的品牌。我们更多是考虑这个背后怎么成为年销百万的品牌。”这需要渠道建设、组织转型和效率提升的全面支撑。
写在最后
从半固态电池的普及,到品牌IP的情感化表达,MG正在构建一套全新的竞争逻辑:不以技术为壁垒,而以技术为桥梁,让更多用户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正如陈萃所言:“MG的平权理念,是让最广大的用户以可负担的成本,享受最好的产品体验。”在新能源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体验驱动的今天,MG的“平权革命”或许正是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技术可以领先,但体验必须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