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全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汽车玻璃膜施工技术规程》和《汽车车身改色膜施工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并定于202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图片来源网络
新规有三个关键点
一、玻璃膜:明确透光标准,安全为首要原则
之前很多车主贪隐私贴深色膜,结果导致夜间开车看不清路,形成安全隐患。现在新规明确了 “安全第一”。
前挡风玻璃 + 驾驶位 / 副驾驶位侧窗,贴膜后透光率必须≥70% ;客车、校车等特殊车型,所有窗玻璃透光率≥50%;严禁贴镜面反光膜!不管是前挡还是侧窗,这种膜都会晃到对向车辆。
二、改色膜:规范颜色、面积与施工工艺
改色面积不超过车身30%,要是超过30%,就必须去车管所备案!要带身份证、行驶证、登记证书,先处理完违章,还要确保改的颜色是厂家登记过的。另外不能用消防红、工程黄、执法蓝这三种特种色。
施工方面也多了点讲究,以前师傅贴改色膜爱 “使劲拉紧”,现在要求 “最小程度拉伸”,明确了局部拉伸、中线拉伸等科学方法,避免膜回缩翘边。气泡处理也有标准,5 毫米内的小气泡不用管,10 毫米以上的大气泡要告知车主自然消散。
特别提醒:哑光膜、镜面膜尽量别贴!不仅可能因为 “改变车身颜色” 要备案,还会影响夜间行车安全。
三、统一施工流程,明确验收责任
带涂层的 TPU 改色膜,不用强制打磨(减少伤原厂漆的风险);验收时要区分 “湿贴” 和 “干贴”,施工方得提供明确的验收清单,避免后期扯皮。
图片来源网络
新规实施影响
对于车主来说踩坑机率减少了。以前车主还可能被店家忽悠“这膜不用备案”“透光率够了”,现在可以直接要求看产品检测报告(必须带 CMA 认证),不符合 70% 透光率的直接 pass。
车主的维权也变简单了,如果发现贴完膜发现气泡多、透光率不达标,或者改色后店家没提醒备案,都能拿新规当证据,要求返工或赔偿。
对行业来说,之前低价劣质膜横行、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甲醛超标等问题频发。新规实施后,小作坊、劣质产品会被淘汰,正规店家会更注重技术和口碑。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现在已经贴了深色膜、反光膜,或者改色超 30% 没备案,趁 2026 年 1 月 1 日前赶紧整改 —— 要么换符合透光率的膜,要么去车管所补备案,别等新规实施后被罚分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