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杨真之死标志着藏海的复仇大业正式拉开了帷幕。
而观众越是细品,就越会发现,这看似是藏海蛰伏多年养精蓄锐报灭门之仇,而实质则是,藏海宛若一个替天行道、惩奸除恶的“盖世英雄”,他是被底层人托举起来为百姓伸张正义的“行刑者”。
底层人要想争一条生路,只能以命换命,藏海是希望的象征。
藏海的仇是他一个人的家仇,也是无数天下苦之久矣的黎明苍生的国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杨真死得不冤,亲手种下恶果,他是自作孽不可活。
远称不上是什么位高权重、难以对付的狠角色,杨真只是只仗势欺人的恶犬。
然而就这么一个小喽喽角色都恶贯满盈、罪孽深重,身上背负了不少的人命,可见当时积弊多深,百姓的生活过得有多么水深火热。
他虽名“杨真”,却一点儿不真。
明里“画饼吹捧”,暗里“送人上路”,满口仁义道德,干的却是媚上欺下、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事,表面是道着之乎者也的所谓文臣,而实则却是视人命如蝼蚁、冷血自私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自古以来,昏君底下必有奸臣,平津侯谨慎多疑、喜怒无常、骄傲自负、冷酷无情,为了不混进一只狼,他宁愿养一群猪,亦或是狗。
杨真是真小人,打着一心为公的旗号夹带私货,明明奸佞无比,却装出一脸忠贞。
在专制封建统治下,小人从来就是阴谋家、野心家最称手的工具,乱世要靠他们兴风作浪,毕竟他们最擅长造谣告密,治世要靠他们粉饰太平,因为他们也擅长吹牛。
小人用起来比君子顺手,小人没有道德观念,好收买;没有个人意志,好指挥;没有社会基础,不怕他们翘尾巴;没有自身价值,没用时扔了也不可惜。
所以杨真本质上就是个被用完即弃的棋子,更何况,趴在百姓身躯上吸血的他死不足惜。
又坏又蠢,杨真临死都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政治是权衡的艺术,于千钧一发之际,不管他命格是否为全阴,不管他再怎么狗急跳墙,死亡都是注定的。
如果被恃强凌弱的丛林法则裹挟,那身处其中,就永远都有可能被更高的层级给吃干抹净,杨真沦落至此是自作自受。
善恶终有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杨真之死对无辜枉死的可怜百姓而言是一个慰藉。
只是不免感慨,堆陈起尸山血海,才灭掉一个小小的杨真,巨大腐朽的权贵王朝,才撕开一个小小的口子,革命之路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的。
《藏海传》是近期以来难得的有质感的正剧佳作,看得出来,其各方面都颇为考究,尤其是演员,演技派轮番上阵,互飙演技,堪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饰演杨真的演员邵汶就很是让人眼前一亮。
奸佞狡猾,口蜜腹剑,左右逢迎,惺惺作态,阳奉阴违,像极了历史书上的奸臣与小人,眼神、表情、动作拿捏得入木三分——邵汶是个好演员。
二十几年前,他是《黑冰》里纨绔不羁也重视亲情,到处惹是生非,经常叫二哥在背后收拾烂摊子的林小亮。
这部剧让王志文大放异彩,也让观众记住了彼时还年轻稚嫩的邵汶。
在《京华烟云》里,他又变成了窝囊懦弱、斯文内秀、唯唯诺诺的曾襟亚,没有主见,也支棱不起来,一味对妻子言听计从,一心对父母孝顺,缺少个性,但却别有一番质朴与可爱。
《大江东去》是邵汶难得的男主角之作,他饰演邵年华,是一个思想开放、不断向前的进步青年。
到了《下一站婚姻》里,邵汶又摇身一变成了精于算计、腹黑功利,不重视婚姻而等到失去了才想着挽回苦追前妻的关皓;
在《欢天喜地七仙女》里,他还成了对仙女暗生情愫的贵气王爷;
谍战剧《无间》里,邵汶更是将表面是军统的冷酷打手,实质上是我方的爱国志士的双面间谍姚策演绎得颇为不羁帅气......
邵汶要演技有演技,可塑性强也有感染力,要长相有长相,驻颜有术,今年快50岁了还颇为俊朗有型,他是被低估的沧海遗珠。
要知道,邵汶可是出身于一个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京剧名家。
外公曾担任过梅兰芳的琴师,母亲夏慧华师承梅兰芳亲传徒弟言慧珠,是上海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专攻梅派青衣,是德艺双馨、声名显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父亲尤继舜亦当仁不让,是上海京剧院的国家一级京胡演奏员。
家世显赫,邵汶也不容小觑。
毕竟,他也是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这个既是“985”也是“211”这个全国重点大学的大学霸,而且是实打实考上了一个理工科专业。
你也许会好奇,为什么邵汶没有“子承家业”?
但其实,他血液里是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细胞了的。
出生于演艺世家,从小受戏曲熏陶,耳濡目染也被言传身教,邵汶爱上表演是再水到渠成不过的事情。
然而,从小到大,父母就对邵汶要进入这一行是尤为三令五申也令行禁止的。
原因无他,只有一个字——“苦”。
自己淋过暴雨,作为父母的自然不希望儿子再步其后尘,而只想给他撑伞,让其得以庇护。
母亲夏慧华,父亲尤继舜,在这一行都是苦了一辈子的人:
没成名前,苦练童子功是一大挑战,好不容易成名后,因压力过大,身心的负累更是难以忍受且遥遥无期的。
夏慧华在京剧迷那里有一个雅号叫“唱不死的夏慧华”,可见,做这一行,她简直是倾尽所有。
心脏病发,夏慧华吃了药就上台演出,救护车直接停在舞台旁边“待命”;去广州表演,她刚做完手术,但为了不辱使命,她吊着针就坐上了长途的汽车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上台,简直快要了夏慧华的命。
进京演出的前一晚,她出现了血尿的症状,但秉着“从不用替身、从不让戏迷扫兴”的原则,夏慧华毅然决然上台了。
“做我们这一行,海报上写了你的名字,观众买了票,你病了也得上台唱,无论如何,你得对观众负责。”
结果是,她站着上台,却躺着下台了,最后被着急忙慌送到医院。
站在病房外的丈夫和儿子看不到母亲,看到的只有医生运出来的一盆又一盆的血,无比触目惊心,他们心痛不已。
更别提,在唱戏生涯,夏慧云还曾患过抑郁症之事了。
身为圈内人,她对其中的心酸苦楚再清楚不过,作为母亲,夏慧华自然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更见不得儿子往火坑里跳。
所以,邵汶拿到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两口子都尤为欣慰——他们不指望孩子大富大贵,只希望他能平安顺遂、健康无忧。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爱之深,则顾之其周全。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父母松懈之时,邵汶“蠢蠢欲动”了起来。
理工科专业,对他而言,只有无限的枯燥和乏味,他感受不到一丁点乐趣,生活变得死气沉沉,他感觉整个人也没有了一丝存在感和价值感。
有了对比,邵汶才终于确认表演才是其真正的志趣所在。
于是,在上海交大读到大二,他当机立断地选择了退学,然后备考上海戏剧学院,当然对父母,邵汶从始至终都是采取“瞒天过海”“先斩后奏”方针的。
要不说,他是学霸还天赋异禀呢,邵汶一举夺魁,不费吹灰之力便考上了上戏。
而后,以《黑冰》为起点,他的演艺之路便正式开启了。
两口子知道真相的时候怒不可遏,但那确实已经无力回天了。
父母总是这样,对孩子总会心软,拿孩子常常没有半点法子。
而为了平息他们的怒火,邵汶也想了一个折中之策,他毕业后考入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了一名话剧演员,捧上了铁饭碗,好歹让父母放了一半的心。
其实,邵汶出道伊始,是有望大火的,当年的他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但多年之后,他却泯然众人矣了。
原因在于他事业上升期的那几年,他因分身乏术而错失良机了。
邵汶事业停摆了四年之久,那简直是一个无比漫长的空窗期,不言而喻,这对演艺事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但他别无选择:
他要照顾生病的父母。
1975年出生,邵汶是在父母30多岁的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意味着,他30岁,父母也来到了花甲之年,来到了“多事之秋”。
60岁,夏慧华在体检中被查出了乳癌和膀胱癌,无疑,这个消息对这家子而言如晴天霹雳一般。
癌症对人的震慑力和恐吓力是巨大的,邵汶和父亲即使是“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也忍不住偷偷抹眼泪。
是母亲又是妻子的夏慧华于这个家是意义非凡的,有母亲在,这个家就在,有妻子在,这个家就不会倒。
好在,不幸中的万幸是癌症并非晚期,并非无药可救,在漫长的一系列吃药、化疗下,一家人默默祈祷奇迹的降临。
在儿子和丈夫的悉心照料下,夏慧华开始了漫长的治病历程。
两年后,她病情得以控制,一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人一突然松懈就缺了支撑力了,毫无预兆的,邵汶的父亲突发大面积脑梗,晕倒在家,被火速送往医院抢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邵汶身心交瘁,看着虽然偏瘫了但好不容易被抢救回来的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父亲,他心有余悸。
母亲没痊愈,父亲又倒下,作为儿子的邵汶没理由不在病床上尽孝。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医院忙上忙下,身心俱疲,竟然比拍戏还累,但他知道,天大的事情都比不得父母的健康,所以再辛苦,他都认了,只求父母能早日康复,长命百岁。
不仅要照顾老父母的身体,还得照顾他们的心理,对日日以泪洗面的母亲,邵汶常常苦口婆心施以安慰:
“妈,如果你不坚强,这个家就散了。”
也许这就是家的意义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要心往一处向,劲儿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又过了几年后,在邵汶每天不辞劳苦帮助父亲按摩双腿、陪伴母亲左右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终于恢复了行走,母亲病情也趋于稳定,可以与癌症共存,他自己还能抽空去拍戏了——苦尽甘来,一家人等来了黎明的曙光。
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邵汶,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所付出的、所承受的并不比生病的父母少。
身心受创暂且不提,邵汶不仅事业停滞了,连感情也受阻了。
本该是成家立业的阶段,他却无心于此,毕竟那时他被沉重的生活压得喘不上气。
邵汶心里清楚,自己一个人就够受累的了,不能再连累自己喜欢的或者喜欢自己的人,所以,他隔绝了一切缘分。
迄今,他50岁了依旧单身。
但不管是其父母,还是邵汶,对此都无比淡然了。
在生死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了。
如今,父母八十多岁了,身体还算不错,能长伴父母左右,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对邵汶而言,这已然是莫大的幸事了,别的,他不再强求。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