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中国短剧爆火,秘诀不在“短”
创始人
2025-11-28 19:06:26
0

  中新经纬11月28日电 题:中国短剧爆火全球,秘诀不在“短”

  作者 张志鹏 中国广告协会内容营销及广告代言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短剧在过去一年间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跃迁。笔者认为,短剧出海的变化既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短期风口,而是中国内容产业的长期积累在全球市场的集中释放。

  中新经纬研究院与国家广告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品牌出海系列报告第7期《中国短剧逐浪全球》(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全球数字内容消费加速流动的背景下,中国短剧产业进入加速扩张阶段。随着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与平台将增长重心转向海外市场。这不仅体现出内容产业国际化趋势的深化,也展示了短剧这一新兴内容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成长空间。

  中国短剧优势突出

  短剧在海外形成突破,不仅因为它“短平快”的形式契合了当下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因为整个行业已经从早期的粗放式扩张,逐步走向体系化、结构化甚至是平台化的全球竞争阶段。

  回望短剧的发展路径,这种变化有着清晰的脉络。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建立起了全球最成熟的流媒体内容生态,网络文学、游戏、长剧、动漫等多赛道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内容供给池,大量经过市场验证的IP与成熟的生产流程,使短剧一旦在海外打开窗口,就能迅速找到“可复制的突破点”。

  此外,中国团队在长期激烈竞争中形成的高适应性,也成为出海的重要推动力。无论是北美市场偏好强叙事与高质感,日韩重视人物细节与节奏控制,还是东南亚偏好快反转与强冲突,中国制作团队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本地化调整,把内容改造成“当地观众能看懂、愿意看”的形式。

  商业模式“双轨结构”

  随着用户规模扩张,短剧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北美仍以付费解锁为主,这是多年成熟的内容付费体系延续下来的结果。用户愿意为更高制作质量、更新节奏及更精致的演员表演买单,因此中国团队在北美市场不得不提升制作水准,用更大的投入获取更高的回报。

  而东南亚、日韩、中东等地区的路径则完全不同,这些市场的付费习惯不强,品牌广告主活跃,短剧天然成为新的营销场景。它不仅能实现曝光,还能通过“停即购”等机制直接转化用户,实现从品牌认知到购买行为的短链路转化。在一些市场中,广告模式甚至成为短剧商业增量的主要来源。

  这些趋势意味着,所谓付费模式与广告模式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全球性的“双轨结构”:精品内容依然依靠付费,而大众化内容则更多通过广告以及品牌合作实现商业循环。某种程度上,短剧正在成为海外企业的新营销工具,与品牌出海形成天然互补。

  长期投入建立生态

  《报告》显示,出海短剧平台数量已突破200家。竞争加剧之后,行业的关键壁垒开始从“流量”和“投放能力”转向“内容深度”和“本地化能力”。

  无论在哪个市场,决定平台是否能活下去的始终是内容本身。IP储备、制作能力、演员体系、故事模型等,都是竞争的核心资源。中国短剧的优势恰恰在于此——既有大量经过市场检验的故事模板,也有持续试错能力极强的制作系统。

  但进入下一阶段后,仅仅依靠“拿国内内容到海外做轻度改编”已经不够了。各国文化差异极其具体:北美观众重视人物成长与叙事逻辑,东南亚观众更依赖强情绪刺激,日本观众偏向反杀与复仇叙事,中东则必须高度尊重宗教与伦理禁忌。这意味着短剧必须进入真正的深度本地化阶段,从创意、剧本、演员到场景,都要在地化。

  同时,海外短剧行业最大的缺口——本土创作人才和本土可用IP——也开始被清晰地暴露出来。要弥补这部分能力,不能靠临时项目或偶发合作,而要依靠系统性的长期投入。从与当地高校影视专业的合作,到吸纳传统影视人才转向短剧制作,再到挖掘当地文化故事、童话传说、历史叙事,短剧只有在目的地国家真正“生长”起来,才能保持持久竞争力。

  中国短剧当初在国内的成功,本质上依赖的是产业生态,而海外市场也需要建立类似的生态才能持续发展。

  “体系化玩家”是趋势

  展望未来1-2年短剧出海的发展,笔者认为,行业的增量将越来越集中在两个方向:文化传播与品牌商业化。

  短剧天然具备强叙事驱动和高度传播力,是一种极易跨文化了解中国、接触中国故事、认识中国品牌的路径。随着更多本地化内容的诞生,中国短剧将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强的话语方式与更大的叙事空间。同时,随着更多中国品牌布局跨境市场,短剧也将成为品牌“出海叙事”“本地营销”的关键基础设施,承担起链接用户、建立认知、促成转化的多重角色。

  此外,精品化与专业化将成为短剧创作主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粗制滥造的短剧将逐步被淘汰,制作精良、内容优质、IP稀缺的精品剧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行业整体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演员IP化运营将会凸显价值。短剧演员将摆脱“寿命短”的标签,通过专业化包装与粉丝运营,形成具有个人影响力的演员IP,与短剧内容IP相互赋能,提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短剧出海的本质,不只是内容向外走,而是中国内容产业能力与全球内容消费需求之间的对接,是文化输出与商业模式共同创新的一次实验。它让中国内容第一次以“体系化玩家”的身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也让中国品牌有机会通过内容渠道实现更深层的全球触达。

  未来短剧的舞台,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大,也更复杂。而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走得更远的,必然是那些既理解中国内容体系、又真正理解全球文化差异的创作者与平台。(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袁媛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AI作弊风暴,席卷韩国名校 ◆韩国政府决定于2026年投入1.4万亿韩元强化中小学AI教育。文/关珺冉编辑/漆菲刚刚过去的深秋,...
宜城市:超额完成住房公积金年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汪佳一)截至11月28日,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宜城办事处累计完成归集...
冬日暖阳照童心 志愿服务靓社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志伟 赵雪竹 石保)在“12.5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为引导少先...
河南新县的许世友将军故居里竟然... 在新县的山谷间,有一座极为朴素的老屋。没有高墙,也没有雕梁画栋,但每年,依然有无数人慕名而来——因为...
张志鹏:中国短剧爆火,秘诀不在...   中新经纬11月28日电 题:中国短剧爆火全球,秘诀不在“短”  作者 张志鹏 中国广告协会内容营...
去年初中教师增加6.58万,初... 近年来,出生人口变化对教育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特征:小学在校生规模已在202...
德国经济又“复活了”? 2025.11.28作者 | 第一财经 冯迪凡在经历了超过五年的停滞之后,德国经济可能正在显现复苏迹...
郑丽文再批赖清德:不要成为麻烦... “绝对不要成为麻烦制造者,不要因为个人政治领导危机,要把整个台海和平赔进去。”针对赖清德抛出1.25...
一名香港消防员的自述:我们知道... ▲消防员阿斌(红衣)在等待他的战友归来换班红星新闻记者∣韦星∣发自香港2025年11月28日,香港大...
同居就要“被结婚”?分手也要“... 最近最高检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句话“婚前同居认定属于家庭成员”掀起了不小波澜不少人疑惑这难道意味着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