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新政府推出关税新政,在国际经贸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关税新政旨在通过加征关税增加国内收入,化解债务危机,促进产业回归,减少贸易逆差,重塑贸易规则,“让美国再次伟大”。但其实际效果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国内长期以来累积的问题。通过观察,截至2025年7月10日美国关税新政路线,发现“关税战”没有赢家。呼吁各国回归到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全球贸易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新政府对特定国家加征“特别关税”
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特别关税”。2月1日,特朗普签署《征收关税以解决非法药物越过我国北部边境的流动问题》(14193号)、《征收关税以解决我们南部边境的局势》(14194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成阿片类药物供应链征收关税》(14195号)三项行政命令,对墨西哥、加拿大部分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T86免税清关政策。2月3日,特朗普签署《北部边境局势的进展》(14197号)、《南部边境局势的进展》(14198号)两项行政令,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关税措施暂缓30天至3月4日。3月3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进一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成阿片类药物供应链职责》,将14195号行政令中关税加征10%改为加征20%。
随即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对美国“特别关税”进行了回应。2月4日,加拿大宣布对美国实施第一阶段报复措施,于3月4日宣布第二阶段报复措施;同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产品加征10%—15%关税。3月4日,中国宣布扩大自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范围;同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不接受霸权主义,将采取反制措施。
美国对钢铝产品和汽车加征关税
美国对钢铝产品和汽车加征关税。2月10日,美国宣布对钢铁加征25%关税,2月11日对铝加征25%关税,均自3月12日生效。3月26日,美国宣布对进口至美国的汽车和汽车配件加征25%关税,并于4月3日生效。5月30日,美国宣布6月4日起,把美国进口钢铁和铝的关税从25%上调至50%。
美国对钢铝产品和汽车加征关税受到贸易伙伴国报复。3月13日,加拿大宣布对价值298亿加元美国钢铁、铝产品等加征25%关税。4月8日,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4月9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关税,以应对美国钢铁关税。
美国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
4月2日,特朗普签署14257号行政令,对所有贸易伙伴的所有进口征收的附加从价税应从10%开始,并对部分国家实施差异化加征措施,同时规定任何反制行为都将触发美国的升级报复,并规定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的商品除外。其中对中国额外施加34%关税,对印度额外施加26%关税。
4月8日,特朗普修订适用于从中国进口的低价值货物的对等关税和更新关税,将关税上调至84%,适用于《用对等关税调节进口以纠正导致美国年度商品贸易持续出现巨额逆差的贸易行为》(14256号)的产品从价税税率从30%提高至90%。
4月9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修改对等关税税率以反映贸易伙伴的报复和协调》(14266号),暂停特定国家/地区的额外关税直至2025年7月9日,仅加征10%的基准关税,但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提高至125%,适用于14256号行政令的产品从价税税率提高至120%。
4月16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豁免清单,豁免部分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关税。
5月8日,美英达成贸易协议,将英国汽车进口到美国的额外25%关税降至最高10%,但是10%的基准关税仍然实施。
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阻止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关税政策生效,并裁定特朗普越权。
5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批准特朗普政府的请求,暂时搁置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此前做出的禁止执行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加征关税措施的行政令的裁决。
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7月4日,特朗普宣布将向未达成初步贸易协议的国家发出“对等关税”通知,税率范围10%—70%,8月1日起生效。
7月7日,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7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菲律宾、文莱、伊拉克等6国的关税,从8月1日起调高至20%—30%。
美国“对等关税”受到贸易伙伴国反制
中国的贸易反制。4月2日,中国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4月9日,中国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34%提高至84%。针对12家美国企业实施出口管制,还将6家涉台军售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宣布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最新加征关税措施。4月11日,中国宣布自2025年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并表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产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5月10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并于5月11日继续进行。5月12日,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共同修改或取消相关关税,并建立协商机制。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
欧盟的贸易反制。4月7日,欧盟宣布于4月15日起实施第一轮对美反制关税,于5月15日进行第二轮反制。5月8日,欧盟委员会就反制美国关税的商品清单启动公众咨询。与此同时,针对美国的“对等关税”以及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税政策,欧盟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英国的贸易反制。4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将对美国商品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列出了一份400多页的美国进口产品清单。
印度的贸易反制。5月13日,印度向WTO提交正式申诉,拟对美国部分产品加征19.1亿美元报复性关税。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徐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