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半个月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下场“催单”,让中国“快来买大豆”,还承诺给“快速服务”。同一时间,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给白宫写信,说农民的现金流要断了,收获季就要压在头顶,大豆价格在跌,化肥、柴油、设备和利息都在涨,越晚有确定性的订单,伤得越重。
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约1.05亿吨,其中来自美国的约2213万吨,去年还是这个量级,今年新季对美采购一船未签,路透和美农媒说这是近二十年来最晚的开局。对比一下北半球船期,中国把9月、10月的窗口先锁给了巴西,9月约800万吨、10月约400万吨,按业内的说法,还会续单。
中国为啥“铁了心不再购买”?把账摊开,无非三条:价差合不合算,节奏稳不稳,风险控不控。价差端,南美增产周期叠加运价回落,FOB贴水更友好,到岸价更有竞争力;节奏端,中巴两边把港口—通关—压榨的“月度节拍器”调教到稳定,9月800万吨、10月400万吨的前置锁单,说明买方把仓容与压榨产能按周排好了;风险端,政治噪音越大,采购越倾向“多元化+替代品组合”:南美豆做主力,给美豆留弹性窗口,同时用菜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替换部分油料需求,叠加国内豆粕减量化的饲料配方。这不是赌气,是把供应链的脆弱点换成冗余度。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