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再次对中国举起关税“大棒”,并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会晤中公开放话,以高达200%的关税作为威胁手段,将矛头直指中国。他强调,如果中国不能继续确保稀土磁铁稳定顺利地运抵美国,那么中国就必须面临200%关税,或者遭受类似性质的惩罚。他甚至将关税形容为一张“不可思议的牌”,一旦打出,将“摧毁中国”。这种措辞无疑显示出特朗普在稀土问题上的急迫与焦虑。
特朗普的这番表态,充分暴露了稀土在美国工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作为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材料,稀土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它几乎无可替代,没有稀土,就难以制造先进的军事装备、航空航天零部件以及高精度机器人等尖端产品。稀土供应一旦紧张,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便会受到严重影响,产业链甚至会陷入瘫痪。这也意味着,特朗普口中“不可思议的牌”并不在美国,而真正掌握关键筹码的恰恰是中国。
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处于压倒性优势。全球超过六成的稀土开采源自中国,而经过提炼加工的稀土更是有九成以上出自中国之手。几乎全球各国的稀土供应都离不开中国,美国也不例外。尽管美国是全球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在稀土环节上依旧严重依赖中国,每年都要投入巨额资金进口稀土磁铁。
今年4月,特朗普曾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中美之间随即爆发新一轮关税大战。中国则迅速反击,启动稀土磁铁出口管制。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稀土出口在4月份减少了58%,而到了5月份更是锐减81%。供应几近中断,美国的电动车产业首先受到冲击。由于生产电机必需的稀土无法及时供货,福特汽车不得不暂停部分生产线,陷入困境。
进入6月份,中美展开关税战谈判,中国的稀土出口才有所回升。7月份,中国向美国出口稀土达619吨,环比增长76%。然而,这个数字远不能满足美国的实际需求。美国要维持产业优势,仍需大量稀土的稳定供应。与此同时,中国对稀土的管控依旧十分严格,不仅审查制度严格,审批周期也较长,这种制度性措施使美国依然面临“卡脖子”的压力。
在国内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特朗普的焦虑与日俱增,再度拿起关税大棒,试图迫使中国妥协。然而,中国并不会轻易让步。对于特朗普一再使用的“恐吓”手段,中国早已习以为常。事实上,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贸易理念,如果特朗普愿意推动中美合作回暖,中国并非不会考虑稳定向美出口稀土。但一旦美国选择对抗,中国也有办法应对。比如,中国完全可以将619吨的出口量削减至6.19吨,甚至彻底停止出口;或者保持现有出口量不变,却直接在价格上上调200%,以牙还牙回应美国的加征关税。
在这场新一轮关税战中,稀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王牌,特朗普已难以像过去那样对中国颐指气使。中国奉行合作共赢的国际经贸关系,但对于极限施压,中国也有足够底气“谈判也行,开打也行”。特朗普一方面要求中国取消稀土管制,一方面却挥舞关税大棒,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无法压制中国,反而会损害美国自身的产业链。
事实证明,特朗普的200%关税威胁,最终只会让美国陷入被动。中美合作可以实现共赢,而一味挑起对抗,美国不仅难以获得优势,甚至可能被自己的政策反噬。对于中国而言,底气来自牢牢掌握在手的稀土牌。特朗普再如何叫嚣,结果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