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提供具体的国务院领导小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进行描述呢。比如是哪个领域的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和目标等,有了这些详细信息我才能更好地为你创作。
撰文丨余晖
新华社7月15日消息,我国部署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从2025年到2027年底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为什么要注重职业技能培训?
从小处看,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从大处看,这也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有关。
这几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即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从就业总量看,青年就业群体和大龄劳动者面临较大的就业困难。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要保持在3000万以上,还有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实现稳定就业。
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持续升级,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逐渐提高,但劳动者技能发展是一个慢变量,总体上跟不上新技术的加速演进,进而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字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培养需求更为迫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
具体如何培训?
今年3月,王晓萍提到,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在培训对象上,聚焦最急需的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
今年6月,《半月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我国有约3亿农民工,这一群体所掌握的技能水平无法很好适应信息化时代产业升级的需求,面临转型困境。
有专家建议,为在职产业工人提供普惠性、均等化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大龄农民工做好再就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围绕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一些领域,比如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增加紧缺技能人才供给,联合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开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长期照护师等专项培训。
同时,继续深入实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体现“产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到,聚焦高精尖产业与急需行业、就业重点群体等开展补贴性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
意见明确,围绕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展分行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各地要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激发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挥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等各类培训载体作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规范培训内容并加强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