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亚保险经纪北京总部的办公区,一幅名为《星空下的对话》的油画格外醒目。画面中,自闭症青年王浩然用丙烯颜料勾勒出交错的光谱,看似无序的线条里藏着他对世界的独特认知。这幅画作不仅被制成明亚公益保单的封面,更成为 “星艺联盟” 项目的标志性符号 —— 这个由明亚联合爱心人寿、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中心发起的公益计划,正通过 “艺术治疗 + 就业支持 + 商业转化” 的创新模式,为自闭症患者开辟出一条特殊的生命通道。
2019 年,当王浩然的母亲带着儿子的画作找到明亚时,这个 22 岁的青年已经在自闭症的世界里沉默了 19 年。他的画作中反复出现的蓝色漩涡,是母亲眼中 “深海般的孤独”。明亚公益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作品的疗愈价值,不仅将其纳入 “艺术疗愈计划”,更开创性地将画作转化为保险产品的视觉语言。当印有《深海》的公益保单售出时,购买者不仅获得保障,更通过扫描二维码聆听浩然的创作故事 —— 这种 “艺术即保险,保险即故事” 的设计,让商业行为成为情感传递的介质。
星艺联盟的核心在于构建 “艺术突围” 的完整生态链。在金羽翼艺术康复中心,自闭症患者每周接受 20 小时的专业艺术训练,课程涵盖绘画、陶艺、音乐等领域。明亚特别引入中央美院的专家团队,开发出针对自闭症群体的 “色彩认知疗法”:通过分析患者作品中的色彩分布,心理咨询师能精准判断其情绪状态,进而调整干预方案。数据显示,参与该疗法的患者焦虑指数平均下降 32%,语言表达能力提升 27%。
更具突破性的是明亚将就业支持嵌入艺术治疗。2023 年,明亚在总部设立 “星艺工坊”,为自闭症青年提供插画设计、手工制作等岗位。浩然的同事、19 岁的李雨桐,通过绘制保单信封上的卡通形象,每月能获得稳定收入。工坊采用 “弹性工作制”,允许患者在创作高峰期延长工作时间,在情绪波动时暂停任务。这种人性化设计使工坊员工留存率高达 85%,远超普通企业的残障人士就业数据。
艺术作品的商业转化是生态链的关键闭环。明亚与故宫文创合作开发的 “星艺・故宫” 系列衍生品,将自闭症患者的画作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其中一款 “敦煌星梦” 丝巾在电商平台首发即售罄。所有收益的 50% 用于患者艺术教育,30% 作为创作者分红,20% 投入 “星艺基金” 支持新项目。这种模式不仅让患者获得经济尊严,更激发了创作热情 ——2024 年,星艺联盟成员的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展中获得 12 项奖项。
在明亚的公益展厅里,一面 “星艺墙” 记录着项目的社会价值:累计培训自闭症患者 327 名,帮助 68 人实现稳定就业,作品衍生收入超过 400 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浩然一样的生命在艺术中重生的故事。正如明亚总裁杨臣所说:“当保险不再是冰冷的合同,而是承载生命温度的载体,我们改变的不仅是自闭症群体的命运,更是整个社会对残障人士的认知坐标。”
上一篇:伊朗外长:伊朗没有停止铀浓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