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武九公司 供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祎、通讯员杨林、龚靖、李校锋)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18日凌晨,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42座隧道、62座桥梁主体工程完工,为全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经陕西省商洛市,终点至湖北省十堰市,新建正线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全线桥隧总长约244千米,桥隧比高达95.3%。桥梁和隧道主体工程完工,意味着整条线路已经基本拉通,为后续铺轨奠定了基础。
汉江特大桥位于十堰市,跨越丹江口水库库区,是世界最大跨度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也是西十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该桥全长917.45米,设计主跨420米一跨飞越汉江,P3、P4两座主塔高度均为186.5米。全桥共设置80对斜拉索,采用空间双索面体系扇形布置。此次合龙的钢桁梁全长840米、宽11米、高9.4米,采用渐变三角桁式结构,最重桁节36.4吨,具有线形控制难度大、交叉施工作业多、吊装空间有限等特点。
据了解,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由武九客专湖北公司建设管理、铁一院勘察设计、中铁十一局承建。中铁十一局杨连第队总工程师普银波说,为实现精准安装,项目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现场预埋的下弦节点进行三维扫描,精准获取亚毫米级精度的钢桁梁三维逆向模型。基于此模型,利用虚拟建造技术进行杆件拼装模拟、开展钢桁梁数字化拼装作业,提前预判拼装偏差,指导现场拼装施工,保障成桥线形。
自2022年3月8日汉江特大桥首桩灌注,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以来,项目建设者历时1259天,圆满完成大桥主体工程施工任务。项目团队先后攻克了硬岩大直径桩基分级扩孔施工、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智能温控成套技术研制、高塔混凝土抗裂性研究、组合梁收缩徐变性能研究、10米大节段牵索挂篮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10米大节段牵索挂篮施工技术空白。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专利申报54项,湖北省工法3项。
据了解,西十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接入已建成的武汉至十堰高铁,形成西安至武汉间的便捷高铁通道。届时,西安至十堰将实现1小时内到达,西安至武汉将实现2.5小时左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