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增k签证,专门发给外国的青年科技人才,这引发了一些担心。这种担心有其情绪上的合理性,但我想说,这种担忧在现阶段很可能是多余的。
虽然看上去K签证的门槛比较低,要求学士学位及以上,但专业限制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领域,而且要求是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它在执行中肯定不可能是人就给。老胡充分相信驻外领事机构会加强鉴别,把K签证发给那些中国需要的青年才俊。K签证决不会成为中国帮着外国失业者来华就业的“慈善项目”。
老胡看到网上一些人担心印度年轻人浑水摸鱼,借机大量涌入中国求职,挤占我们国内的就业空间。印度国内根本没有排名超过中国头部大学的理工科大学,但是如果有的印度青年去美国最优秀的理工科院系留学并获得学位,毕业后又在美国高科技公司有从业经历,甚至有突出科研成果,但他们想来中国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我认为那样的印度青年就值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在的外国人入境人数正在恢复,但是仍没有达到2019年疫情之前的水平。我们的入境总人次很大,但2024年真正外国人入境中国的只有2694万人次,这个数字比日本同年外国人入境3678万人次还要低。
中国和日本都是非移民国家,而中国总人口是日本的十几倍。来华外国人挤占中国就业市场,改变中国人口的种族比例,这样的风险应当说比日本低得多,还基本谈不上。
中国目前的签证有10多种,增加一个K字签证,专门针对外国青年才俊,几乎没有可能造成外国人入境中国的失控。来中国的外国人现在不是太多了,总体上还是来得不够,连2019年的水平还没有恢复到。正因如此,中国从去年开放了对很多国家公民实施了短时间免签入境的优惠政策。
去年和今年外国人来华大幅增加,但只是良好的开端。中国这样的大国,一年入境的外国人人次比目前翻一番,达到5000万以上,完全是应该的。现在入境的外国人人数低于2019年,但是反对声却高于当时,为什么要这样,我觉得值得我们自己思考。
反外国人的情绪在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在一定时期出现,但是客观说,中国互联网上一些人对外国人的刻薄情绪来得有些早了点。中国的外国人总体上很少,大家如果去日韩、东南亚看一看,这样的印象就会很强烈。老胡在国内四处跑,经常会在内陆的省会甚至在北方的沿海大城市转一天,一个外国人都没有见到。这种情况下,对放松外国人入境产生强烈的警惕,尤其是对吸引外国青年才俊的K签证表达反对,我确实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当然,一些人会强调,他们不反对发达国家的高端人才来华,但是反对穷国的人来中国混事,破坏我们的就业市场和社会秩序。但现实是他们担心的情况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
推动K签证通过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全局的了解要比我们在网上看到某个个别视频产生的印象要客观得多,也准确得多。请大家相信K签证将有利于中国的科技发展,它只会为中国提高竞争力多增加一个条件。即使几年之后在执行中出现什么偏差,国家也有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