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孙国严)近日,老河口市社区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交流活动在奥华酒店圆满举行。此次活动聚焦基层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与队伍活力激发,旨在通过系统培训与交流,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强劲动力。全市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市直相关单位科室负责人及社区工作者等180余人参加。
培训班现场。通讯员供图
培训环节,襄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俊,以《社区志愿者工作培训》为题,从心理资本理论出发,结合丰富的实务经验,系统阐述了志愿服务的工作逻辑与实施路径。她强调:“项目载体匮乏不应成为阻碍服务创新的借口,关键在于以创新思维挖掘需求、整合资源。”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精准把握独居老人照料、留守儿童陪护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策划出既接地气又具温度的服务项目。针对资源匮乏下的需求对接难题,胡俊建议构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机制,确保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老河口市妞妞爱心协会的张亚丽,结合自身荣获湖北省及襄阳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技能竞赛奖项的实践经验,以《社区志愿服务案例分析与实操》为题,分享了“银龄学堂”智能手机教学、“四点半课堂”课后托管等特色项目的成功经验。她详细拆解了从资源整合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展示了如何通过联动辖区学校、退休教师等内生资源,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和留守儿童课后照料难题,为现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本。
互动研讨环节,志愿者代表张靓提出的“积分激励机制”引发了热烈讨论。她建议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将服务时长、群众评价等纳入积分体系,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反向志愿服务,以此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与荣誉感。这一建议得到了广泛认可,各社区将积极探索多元化激励模式,让志愿服务“有温度、有回报”。
围绕“资源整合与品牌打造”,与会人员达成共识:要从内生资源挖掘潜力、外部资源借助外力、政策资源强化保障、无形资源聚合力量四个维度出发,构建全方位资源支撑体系。同时,通过明确品牌定位、设计统一标识、强化宣传推广等措施,将“老年义诊日”“社区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固化为常规服务,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领域一特色”的志愿服务格局。
此次培训不仅为基层工作者输送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更凝聚了“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广泛共识。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工作实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心用情开展志愿服务,让志愿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老河口市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持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健全保障机制,着力打造基层志愿服务“老河口样板”。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共同书写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的新篇章,为推进老河口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