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11月14日,第三届全国氢能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以“政策引领、产业赋能、教育协同、人才驱动”为主线,汇聚政府、高校、领军企业的权威专家,共探氢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活动现场,海得利兹、海珀尔、氢璞创能、中电丰业、海珀特、国科华创6家氢能企业与水木兴创、氢未来学校共同揭牌“氢能人才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基地将以行业标准为基础、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理论—实操—项目实战—行业标准”四阶课程体系,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实现“培训即达标、上岗即胜任”的育人目标,为氢能产业输送复合型技能人才。
主旨演讲环节,6位行业权威嘉宾分享真知灼见。北京化工大学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胡传刚详解该校的氢能人才培养体系特色;江苏大学氢能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李娣分享“产业驱动、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成果;盐城师范学院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系主任胡霖聚焦产教融合,探讨氢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郑冰带来《中国华电绿氢发展的实践与展望》,解析绿氢技术攻坚与场景应用;东方电气(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龙龙分享《东方电气氢能产业实践》,展现企业在氢能装备领域的创新突破;江苏伟创晶集团总经理丁基勇围绕《基于新型能源网络构建的高校实验中心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享产学研融合新实践。
“氢能发展蓝图与人才培养”主题演讲聚焦氢能产业核心痛点。华北电力大学二级教授、氢能创新中心主任刘建国以华北电力大学氢能学科建设实践为蓝本,解析 “华北电力大学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的人才培育之道。刘建国系统阐述了华北电力大学依托 “大电力” 学科优势,构建 “本—硕—博” 贯通的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的全过程。
圆桌对话环节,多所高校代表围绕《氢能人才培养的本土创新与国际合作》展开深度研讨,为破解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凝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