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名师创作,系统搭建知识框架|告别碎片化学习,随书附赠大量典型例题。
100个核心考点,重点明确、结构清晰 !
概念出处:书中标注了概念在人教版 A 版、B 版教材中的位置,便于查找。
概念解读:书中将教材中的概念结合具体情境再次解读,便于理解。
概念应用:书中阐述了概念的典型应用。
概念延伸:书中给出了部分概念的延伸分析及概念形成中的重要数学家介绍。
例题释义:书中针对每个概念设计了配套习题,便于理解应用。
一本兼具“学而时习”和“学以致用”的高中数学宝藏书!
来源 | 《课本里不可不知的100个数学知识点》
作者 | 崔鹏
01
作者前言
几年前,一位家长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我当时回答了五点:一要培养兴趣,二要打好基础,三要高效练习,四要将数学语言化,五要学会建构。其实这五点中的每一点都可以展开来说好多,但显然第一点和第二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前提。
于是,我当时就想找到一本或者创作一本既能直接带给学生代入感,又能带给学生新鲜感,还能快速带给学生成就感的书。
几年以来,这个想法几经搁浅,又数次重唤,我既感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又担心个人能力不足以胜任。最终结合之前的工作,又受身边同事的鼓励,形成此书。
从书名来看,这像是一本介绍高中数学知识的概念书。然而:
对于预习高中数学的你,通过本书,可以了解高中数学的知识脉络,明确高中数学的知识板块,构建高中数学的知识框架,可以让它陪着你开始“学”数学;
对于正在高中就读的你,通过本书,可以丰富课本学习的知识维度,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理顺螺旋上升的知识链条,可以让它陪着你深入“习”数学;
对于准备冲刺高考的你,通过本书,可以归纳考试要求的知识清单,填补习题背后的知识漏洞,重温方法技巧的知识基础,可以让它陪着你继续“懂”数学。
所以,这其实是一本适用于很多高中数学学习者的工具书,可以兼具“学而时习”和“学以致用”的功能。
为方便读者使用,书中整理了高中数学中的100个核心概念,讲解维度如下。
概念出处:书中标注了概念在人教版A版、B版教材中的位置,便于查找。
概念解读:书中将教材中的概念结合具体情境再次解读,便于理解。
概念应用:书中阐述了概念的典型应用。
概念延伸:书中给出了部分概念的延伸分析及概念形成中的重要数学家介绍。
例题释义:书中针对每个概念设计了配套习题,便于理解应用。
前面提到,学好数学的要求有很多,仅有兴趣和基础只能说完成了重要的一步。譬如,记背是很关键的,但单纯记背是远远不够的。本书在高中数学知识层面充其量算是给出了一个条目,难言细则,还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使其功能得到进一步放大。大家首先应该认真学习手中的教科书,这是我们获得高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被公认为符合大家学习认知需求的素材。当然,大家还应该请教老师,他们会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一句句容易理解的话和一道道功能明确的题目,不徐不疾地传授给你。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深入研读了现有的高中数学教材,并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做了适当的整合、补充和解读。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的两位研究生薛宁、白苏日娜为本书做了大量工作,拓展了书中涉及的数学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我的同事郑华林、刘闯和张安鹏三位老师帮助整理了配套习题,提升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延展性。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冯品嘉同学精心设计了立体几何一章的框架图,实现了概念文本和几何图形的深度融合。此外,在撰写工作中,我得到了出版社戴老师、魏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谢过。
崔 鹏
2025 年春
于 北京·海淀黄庄
02
内页展示





03
目录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