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区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
11月27日,据央视新闻消息,香港消防处公布数据显示,香港新界大埔火灾已造成55人遇难。记者在现场看到,明火点已经明显减少,但大量烟雾仍不断从建筑物内冒出。
警方认定工程公司负责人 “严重疏忽” 导致事故,已拘捕3名涉嫌“误杀”的本地男子,包括涉事建筑工程公司两名董事及1名工程顾问,年龄介于52至68岁。
警方在早前记者会上透露,大厦外墙保护网、防水帆布等疑似不符合防火标准,未受波及楼层电梯大堂窗外有易燃发泡胶封堵,不排除其加速火势蔓延,后续将全面调查总包、分包及工人,彻查起火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上个月网络上已有该小区业主在居民群内预警,称目睹中环懋大厦大火后,担忧宏福苑维修期间 “外面全是易燃物品”,提醒冬季警惕火灾风险。火灾发生后,多个帖文截图疯传,网友纷纷祈祷发帖人平安。
27日下午,有发帖业主回应网友报平安,称:“唯一庆幸的就是人没事、证件都带在身上”。
香港廉政公署:就宏福苑大维修工程可能涉及贪污展开调查
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全力展开灭火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善后安抚等工作。
据香港电台官网消息,香港廉政公署表示,由于事件涉及重大公众利益,廉署成立项目小组,就大埔宏福苑大维修工程可能涉及贪污展开全面调查。
另外,廉署向宏福苑火灾遇难者致以深切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伤者及受灾者表示慰问。
11月27日,香港消防处公布数据显示,香港新界大埔火灾已造成55人遇难。
宏福苑31楼,救出一名老人
总台记者27日自香港消防处获悉,当天上午11时,消防人员在宏福苑一栋大楼的31楼营救出一名生还的老人,现已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消防人员表示,现场火势仍在扑救中,营救工作正全力推进,不排除有更多伤者被救出。目前,已有4栋大楼火情被扑灭,其余3栋火情已基本受控。
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本次火情迅猛,在起火后的4小时内,火警迅速从三级升至五级。此次火灾起火的原因是什么?五级火警有多严重?相关责任人可能承担什么责任?
一问:起火原因是什么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具体起火原因。
据宏福苑一业主介绍,他们曾多次发现施工工人在竹棚架内吸烟并反馈至维修方。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本次火灾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
李家超强调,会进行全面的调查,查出火警起因。警务处、消防处已经成立了专案小组全面调查。
李家超指出,房屋局独立审查组会就建筑物的外墙保护材料是否符合认可阻燃标准进行调查,采集样本做化验,如有任何情况,会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另外,屋宇署及房屋局独立审查组会采取特别行动,针对正进行中的工程,要求注册建筑专业人士及承建商,全面复核棚架保护网等用料是否符合阻燃性标准,提交报告。屋宇署和房屋局还会主动抽查地盘有关的保护幕和保护网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1月27日凌晨拍摄的香港大埔屋邨宏福苑火灾救援现场。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二问:五级火警有多严重
香港火警分为一到五级,以及更高的“灾难级”,共六个级别。当火警现场的火势完全失去控制而且迅速蔓延,较四级火警需更多支援时,便可能需要把火警升至五级火警,通常最少有35辆消防车、150名消防员及26至50条消防喉。
根据香港消防处、警方的通报,最初接报时间是11月26日下午2点51分,起火地点为宏福苑宏昌阁,消防人员在5分钟后到达现场并进行风险评估,起火的现场面积为27米×21米,涉及的住宅楼高30余层,外围棚架进行维修,消防到场时棚架已起火,并有向楼内及其他楼宇蔓延的趋势。
因为接获更多求助个案、需要更多人手,下午3点02分,火势升为三级,又因环境恶劣,不时有烧着的棚架及杂物落下,消防在当天下午3点34分将火警升为四级;到了当天下午6点,火势持续,求助个案仍增加,需要调派更多人手到场,消防将火警升至五级。
消防处副处长(行动)陈庆勇解释,火警升级是因为燃烧的杂物及竹棚随风势蔓延至屋苑内的7栋楼宇,部分楼层有人求助,消防人员暂时无法抵达,但通过通讯控制中心与他们保持联络。
截至27日凌晨,现场已动用11条消防喉、8架旋转钢梯、196辆消防车、98辆救护车以及超过1200名消防及救护人员,另有26支搜索队在不同楼层处理求助。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这是自2000年以来香港发生的第二宗五级火警,也是继2008年嘉禾大厦大火之后的又一重大火灾。嘉禾大厦火灾造成4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消防员,另有55人受伤。

11月26日拍摄的火灾救援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三问:外墙保护材料是否符合阻燃标准
起火的宏福苑群楼建成于1983年,于2024年7月进行大维修,根据维修时间表,楼栋外围竹棚架本计划于明年3月至6月陆续拆除。
香港作为一个并不缺钱,工程预算也相当充裕的地方,为什么仍然在使用内地工地在上世纪已经淘汰的竹脚手架?有建筑工程师表示,金属脚手架与竹脚手架成本相差数倍,而这个差价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来说,是举足轻重的数字。
在棚网搭建之初,2024年9月,曾有宏福苑居民向相关部门咨询棚网阻燃问题。劳工处处长回复称,有关棚架上装置的保护幕(棚网)的作用是限制物件坠下的范围,保护人们免受坠下的物料、工具和废料击中。现时劳工处所执行适用于建筑地盘的安全条例中,并没有涵盖关于棚网或任何物料的阻燃标准。
该回复还提到,根据对该地盘视察所得,该维修工程并不需要在竹棚架上进行热工序、使用明火或易燃物品等等,而地盘内亦有提供合适的灭火设施。因此,棚网发生火灾的风险相对较低。而劳工处亦已经提醒有关的承建商,必须做好地盘内的防火措施以防止火灾发生。
而在今年10月,香港中环一大厦曾发生三级火警,随后香港屋宇署曾向所有认可建筑专业人士及注册承建商发出通告,要求立即检视建筑物外墙使用的保护网、保护幕及防水油布等材料的阻燃性能,以防范工地火灾风险。通告要求,所有正在兴建、拆卸或进行修葺工程的建筑物,其外墙保护材料必须符合认可阻燃标准。
四问:为啥救援这么难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火灾的扑救难点主要源于高层建筑“立体燃烧”的复杂性。火势在拥有40余年楼龄的旧楼外墙棚架上迅速蔓延,形成“烟囱效应”,加之强风天气,导致灭火难度极大。
中国消防协会科普委委员许传升分析,此类大范围火灾之所以灭火困难,一是会有掉落物伤到消防车和消防员,消防车难以靠近燃烧的大楼;二是供水不易,香港消防配备的大多数举高喷射类消防车辆均为40米之下,对100米左右高度的高层住宅楼上部,无法射水灭火。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经过初步调查,发现有关大厦的外墙物料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较一些合规格物料远远猛烈和蔓延得快,警方觉得不寻常;此外未受波及的屋苑大厦玻璃窗贴上了一些发泡胶板,也不寻常。

11月27日,行人从香港大埔屋邨宏福苑火灾现场附近走过。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五问:相关责任人可能承担什么责任
香港警方凌晨以涉嫌“误杀”拘捕3名本地男子,他们是负责屋苑大厦维修的工程公司负责人,包括两名董事及一名工程顾问,年龄介乎52至68岁,目前正被扣查。警方早上到新蒲岗大有街32号泰力工业中心搜证,警员将多个文件夹带走,部分写上屋苑的名称。
警方初步调查,发现由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在大厦进行维修工程安装。警方有理由相信,公司负责人严重疏忽引致意外,导致重大伤亡。
潇湘晨报记者咨询了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刘凯介绍,在香港法律体系中,“误杀”属于杀人罪的一种,与“谋杀”并列,但严重程度低于谋杀。误杀本身并没有单独的法条定义,而是由普通法确立。《刑事罪行条例》对杀人相关罪行及刑罚作框架规定,但误杀的构成主要依据普通法原则。
刘凯表示,虽然香港法律未有专条定义,但其法律后果极重:误杀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但法院会根据过失程度、危险性、被告责任轻重而弹性量刑,有很大弹性。
香港的误杀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是“建构性误杀”,即“非法行为导致他人死亡”。例如:违反消防条例进行危险工程触发火灾,并导致死亡。这种情况下,即使行为人无意杀人,只要做了违法行为,并因此导致死亡,即可构成误杀。
另一类是“因严重疏忽导致的误杀”,这与当前火灾事件最可能相关。适用被告有某种“义务”,例如工程负责人、承包商、物业管理的行为出现极度疏忽,这种危险行为可预见会导致死亡,最终确实导致有人死亡,就可能构成误杀。
来 源:央视新闻、大河报·豫视频、红星新闻、南方都市报、政事儿、新京报、潇湘晨报、中国新闻周刊、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