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保定市首家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易县太行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揭牌启动仪式在易县举行。保定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庆品,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孟娜,易县政府县长杨大伟为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保定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桂生,易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静,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俊红,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赵鸿波,县政协党组副书记杨辉,县法院院长时鹏,县检察院检察长廖刚,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百悦文旅集团董事长陈亮出席揭牌启动仪式。揭牌启动仪式由李桂生主持。
揭牌启动仪式开始前,廖刚引导各位领导和与会人员来到基地主展示牌,结合基地概览图详细讲解了基地室外部分各功能区的职能作用,并参观了补植复绿基地和无人机训练基地,现场观摩了易县检察院无人机训练团队飞行训练,省、市、县与会人员共同参加了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鱼苗1000余尾。
王庆品对基地工作提出三点要求,希望易县检察院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把检察履职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稳步提升办案质效,让检察履职成为整治生态环境领域疑难杂症的“好大夫”,解决资源环境矛盾隐患的“调解师”,普及公益保护法律知识的“扬声器”,启动创新提速“新引擎”;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依法依规适用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生态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促进检察实践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合发展,搭建联动共治“新桥梁”,共同谱写绿草如茵、山清水秀的巍巍太行新诗篇。
杨大伟在揭牌启动仪式中致辞,对易县检察院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创新建立太行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推进易县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易县县委、县政府将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大力支持易县太行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各项工作,为做好“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希望易县检察院勇担使命、奋楫争先,以生态修复为导向,以实践基地为载体,与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道共同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联考卷”。
孟娜对基地后续工作提出三点意见,希望易县检察院在服务大局中坚守初心,在部门联动中创新引领,在提升质效中久久为功,努力将太行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形式丰富、内涵深刻、可复制、可推广的公益诉讼保定样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好向往,奋力开创专项监督工作新局面。
随后,王庆品与杨大伟、孟娜共同为易县太行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揭牌。廖刚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在会议现场通过无人机远程对全国首例长城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生态修复情况进行航拍“回头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写在太行山水间的检察答卷》《守护“绿色文物” 留住永久乡愁》两个基地建设宣传片。
保定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桂生主持揭牌启动仪式
市检察院相关部门、易县政法委、法院、公安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农业农村局、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易县分局、安格庄乡、紫荆关镇、西陵镇等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共计80余人参加了揭牌启 动仪式 。
据悉,该基地由易县检察院牵头成立,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扎实开展省院、市院关于“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工作要求,护航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检企共建”取得新成效,为易县进军全省生态功能区县第一方阵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基地以太行山水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为重点,形成以太行水镇及周边环境为中心的辐射地带,范围涉及矿产、土壤、河流、湖泊、森林、文物、野生动植物公益保护,同时涵盖食品安全及红色资源保护等工作,是集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无人机训练、生态环境检测、公益检察文化沙龙、长城保护生态修复、古树名木保护、生态异地修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旨在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引导侵权人从生态环境“破坏者”变成“修复者”,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生态环境案件办理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