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长郡中学尖子生小凯因沉迷手机导致高考物理类成绩575分,被父母赶出家门并切断生活来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小凯原为湖南顶尖高中长郡中学的物理类尖子生,初中曾获省级物理竞赛奖,被视作“清北种子选手”。但到了高中阶段,逐渐沉迷手机出现“早自习躲厕所玩手机、晚自习溜号、凌晨熬夜刷视频”等行为,成绩断崖式下滑。
2025年高考中,他物理类考了575分,超过湖南一本线约60分,但在长郡中学属垫底水平,与父母期望的985高校差距显著。因小凯未兑现“买手机后好好学习”的书面保证,父母将其赶出家门,更换门锁密码、切断生活费。小凯求助媒体,表示想复读或选好专业,但父母态度坚决,给出三个选择:第一,留在家里就得守规矩;第二,去县城找个包吃包住的工作;第三,选择去长沙找工作,父母可以出车费。
小凯的父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曾多次劝说小凯远离手机,专注于学业,但效果甚微,小凯的行为并未有所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在这场“手机战”中与父母斗智斗勇,怎么也不肯交出手机或让步,最终才导致了高考成绩的断崖式下滑。
面对这样的结果,小凯的父母感到既痛心又无奈。他们表示,赶出家门并非本意,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凯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
许多网友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也站在父母这边,对他们的做法表示同情和理解。看着曾经成绩优异的孩子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内心备感无奈,却不知如何才能将孩子从深渊拉回,似乎唯有用“赶出家门”这种极端方式,才能让孩子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也有网民对事情的真相感到质疑,为何小凯会性情大变,从成绩优异的尖子生沦为沉迷手机的网瘾少年?有网友指出,现代教育体系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缺乏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引导,容易陷入各种困境。
不难看出,小凯的父母对其投入较高的期望,认为小凯的分数本来足矣进入211或985高校,但小凯对手机的兴趣显然大过了学习。在长期高压的学习状态下,可能会产生各种排斥心理,这时作为父母,如果不采用积极方式沟通劝导或鼓励,很容易引起更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小凯曾向媒体表示:“我父母非常传统,会用极端方式逼我就范。”究竟是在何时,他彻底厌恶了父母对其的控制,一步一步踏入错误的方向。
当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并试图改变他们时,更多的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消融亲子间的冷漠,才能打破亲子间的隔阂,让孩子迈向正确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