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大暑时节,广州塔带着诗意去旅行——“翁城孩子的诗”艺术活动在广州塔登塔大厅举办。六名来自韶关翁城的小诗人来到广州塔朗诵“翁城孩子的诗”,稚嫩的童声和纯真的诗意在珠江江畔回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侯铨旭、赵铮、武佳璇三位同学,也来到现场助阵,朗诵《山》《下雨天》等翁城孩子的诗。他们表示,孩子们的诗歌带给他们很多惊喜,希望翁城孩子的孩子们可以继续创作更多的诗歌。
赵铮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翁城孩子的诗’诗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从一首首童趣的诗歌中不仅感受到了孩子们天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体会到翁城对孩子的诗歌教育的投入,孩子们的诗像未经打磨的璞玉,带着泥土的气息和阳光的温度。我见多了各式各样的华丽辞藻,反而更被这种直白的诗意打动 —— 他们写露珠是春天的泪,写树带来漫山的雾,这种对本真的捕捉,是我们在生活里渐渐遗失的敏锐。这些诗让我想起图书馆窗外的树、宿舍楼下的猫,原来诗意从不在远方,而在被我们忽略的日常里。希望这些孩子永远保持这份对世界的好奇,也愿我们偶尔能停下脚步,像他们一样,用干净的眼睛看世界。”
侯铨旭同学通过孩子们回想起自己的经历,“由棉花糖长成的云朵,会和人悄悄说话的月亮,穿梭世界带来消息的风,孩子们的诗带领我们踏上一趟洗涤心灵的旅途。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充满无尽的可能性,他们观察事物的好奇心和未被束缚的想象力是在这个阶段独特的体验。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也曾想象路边紧闭的店铺里有什么,想象和朋友一起去画里的世界探险,想象夜晚睡去后身边的物品相互交流,这样纯粹而快乐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也会唤起我的笑容,但我只能想起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已遗落在了时间长河中。但翁城孩子们可以通过诗歌更为完整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他们以后回首时发现,‘原来我当时还有这样的想法呀’,我想,这是非常美妙、令人羡慕的体验。诗歌是心灵对世界的歌唱,愿这些诗行,为孩子们封存时光的琥珀。”
武佳璇同学分享了自己难忘的感受,“孩子们的诗展现了他们眼中最纯粹的世界,看似简单的词句里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细腻的观察、对身边人质朴的爱意和对生活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让我们读诗的人重新发现被日常琐碎遮蔽的美好。这些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诗句充满了灵气,它们证明了孩子们是天生的诗人,这份与生俱来的创造力需要被充分鼓励和看见。‘翁城孩子的诗’这个IP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表达自我的宝贵机会,也为我们所有人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聆听最本真、最打动人心的声音。由衷希望‘翁城孩子的诗’不断发展壮大,让这些诗意的种子能在翁城、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5月9日—10日,“翁城孩子的诗”走进北京大学。翁城小诗人们来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参加“诗歌、生活与教育”的对谈活动,和北京大学“教育与文明发展”跨学科培养项目的同学们交流。翁城小诗人们还在北大参加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5SG青年志愿者主题日活动。在活动现场,展览着“翁城孩子的诗”,小诗人邀请路过的同学们一起来写诗、读诗。他们写道:“小朋友们踏着欢快的脚步,走过未名湖,走过北大/北大就是灿烂的初夏”。
在北大校园里的同学们在“翁城孩子的诗”的明信片背后给翁城孩子们留言,在《春天分颜色》明信片背后写着:“是春天赋予世界,还是你用想象赋予春天权利。”一首首诗的背后是交流,是祝愿:“春风徐来,我在北大等你。”“那这个地方一定很有诗意,很美丽,这大山,这景色,太漂亮了!”“随便怎么想,兔子和萝卜不该总是原来的模样,你的想象应该飞翔!”
摄影丨邓勃、邓鼎园、刘敏雯
责编丨王绮彤
审核丨刘以杰
终审丨张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