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大学在其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强调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学校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任课教师可按照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公正评定成绩;自在学年级为2025级的学生开始,学生学业情况将由成绩单完整体现,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
图源/北京大学校内信息网
《通知》还指出,为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开展跨学科学习、修读挑战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可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今年2月,北大官微发表文章《推动“去绩点化”改革,他获得北大教学成就奖》,介绍了获得北大教学成就奖的王世强教授推动“去绩点化”改革的历程。其中提到:三年时间过去,去绩点改革推进后的变化开始有了群体性显现。学生们普遍反馈在卷绩点、卷记忆性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不再“被捆绑在成绩的战车上”,更多的精力释放出来,也能早早投在科研工作或兴趣所在。
来源:光明日报、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