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精英涌向国际学校“抢饭碗”:转型背后,挑战无数
创始人
2025-07-27 14:42:03
0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Zoey 编丨Sherry

今年,头部互联网大厂工程师入职高校的新闻屡见不鲜。

百度(北京)视觉技术部视觉算法工程师入职湖南大学;华为技术专家任职南大、华科大、上海交大......除了上课教书,还有的老师已经编写教材投入课堂使用。

有主流媒体评论认为,一线人才入职学校,为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相关实战经验,能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让学生更早接触到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案例,让学生从知识传授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解决真实问题”的主动参与者,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在国际学校行业,也有不少“非科班”的圈外精英人才下沉到K12中小学,他们给国际教育注入了哪些新血液?自身经历了什么?转型之路是否一片光明?

名校博士、大学老师

去国际学校,挑战无数

80后大学教师任桔(化名)在华东某知名高校任教,早年留学校获得博士学位归来,顺利入职高校。

在学校工作十多年后,恰逢高校人事改革,他面临重签合同,从有编制到无编制,薪水腰斩,降薪后预计月薪仅几千元。虽有大学教师光鲜头衔,但难逃经济压力。

后来,他从朋友处得知了国际高中。在国际高中,他依然可以教授自己熟悉的学科领域,同时薪水翻了近三倍。一番挣扎,任桔还是决心一试。辞掉大学教职,转型国际学校。

回到中学校园,他要重新梳理高中学科知识,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生活和事业似乎都有了转机,但面对不理想的生源质量以及习惯了有体制保障的生活,任桔总是感到不安,心里没底,身心处于不断调试中......

而其同龄人张雅君(化名)同样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入职了中学,却干得如鱼得水。

张雅君在美国读博士时主攻数学教育,并涉猎心理学。读博期间,她一直在大学担任助教和讲师。她很享受大学生活,按照常规安排,她毕业后会寻找大学教职,继续教书。结果她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偶然得知北京某公立国际部急寻短期数学代课教师。她一试,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和高中国际教育就此结缘。

“在美国大学里,教的学生几乎没有和我继续联络的,但到了北京的高中国际部,从代课到转正,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孩子们毕业后还是和我保持联系,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

张雅君发现,相比于大学生,高中生更需要引导和关注,可塑性更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感更深刻。正式转型后,张君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从代课教师逐步成长为学科组长、学术主任,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

在读博期间,她参与芝加哥大学有关“作业”的研究项目,并基于此,更进一步地开展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作业的种类及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后来,她将研究成果运用在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结果收效显著,学生们提分迅速。

张雅君发现,自己不仅喜欢教学,还擅长引导学生走向个性化的人生道路。不仅在学校自主研发开设了AP心理学课程,还成为“知心姐姐”,陪伴学生成长。在美国接受十多年教育,张雅君深得“鼓励型”美式教育的精髓。

在她的鼓励支持下,一个高中看似表现平平的孩子一路“过关斩将”读到哈佛大学;把高中辍学的孩子送进加州系名校;参与北京一所国际高中的创校,看着它从0到1成长为现在炙手可热的学校......十多年来,张雅君“战绩”赫赫。

成绩背后饱含汗水。教学、管理、心理辅导、升学指导......多重身份意味着多重挑战,从大学讲师到高中教师,她需要适应不同的教学节奏和学生需求。同时,她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高中课程体系,并开发新的课程。好在,凭借对教育的热情和跨学科背景,她逐渐适应并胜任了这一切。回首刚入行时的挣扎,如今的她已经笃定的扎根了国际学校领域。

500强、工程师

圈外人才让国际学校教师更多元

在“产教融合”的大趋势下,企业和社会的精英产业人才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学校,给教育生态注入新鲜血液。过去,教师往往被刻板地贴上“相对单一、从未离开校园”的标签;而今,越来越多具有企业背景、跨学科视野和国际经历的“多面手”开始走上讲台,打破了公众对教师的传统认知。

曾经在国外工程师出身的段凯耀,就经历了从圈外人到国际学校教学骨干的转型。

他曾经在法国接受系统而严谨的工程师教育,曾入职法国当地世界500强公司阿尔斯通公司,练就了“追求效率、崇尚实证”的思维方式。回国后他发现,法国教育体系中的“文理通识、系统性思维与模型化思维”对于培养下一代极具价值,而国内高中往往在培养学生整合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略显薄弱。出于这种对比反思,他决定投身教育领域。

段凯耀凭借“工程师式”的自学能力,几乎在一年内快速上手AP、A-level、英澳预科、国内高中等多套物理课程体系。

紧接着,他又因新学校的工作需要,从物理教师的岗位转型为数学教师,甚至额外开设了欧洲历史选修课,让学生在数学与历史、科技与文化之间形成贯通。而这份教学激情并没有因繁重任务而减弱,反倒在不断地“迭代”与反思中愈发饱满。

对于跨界教育者而言,最棘手的莫过于“认知差”的弥补:没有师范院校出身,也缺乏传统教育学科班训练。他却以工程师常有的“坚韧与长期主义”在教学一线不断钻研并适时提炼经验。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深挖“为何而教”的内涵,将多维度思维、项目式学习及交叉学科探索糅合进教学内容。

此后,他又大胆尝试将人工智能与数学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数学建模去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难题,在一个又一个国际与国内的建模竞赛中获得佳绩。如此成绩也让他迅速获得行业认可,曾在AP全球年会统计学板块发表演讲,成为中国位数不多的受邀教育者之一,他还被芝加哥大学授予“杰出教育者”称号,并受邀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峰会上作报告。

而这份对未知和挑战的热爱,不仅体现在教学与学术层面上,就在前不久的寒假,他又学习了帆船——一种看似和课堂毫不相关的爱好,但对于一个有心之人来说,“帆船”却能联结数学、物理和航海文明史等多学科知识。他在课堂上也会把海洋交通、航海文化等真实案例融合进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连接现实与学习的奇妙之门。

段凯耀的经历或许可以打破人们对于教师群体的传统想象:教师不必是“只会教知识”的说教者,还可以身兼工程师、历史探索者、帆船爱好者......每一种身份都在助推课程更加立体生动、视野更加宏阔。

在段凯耀看来,“产业人才进校园”的新风潮,为传统教师群体带来了紧迫感与发展新动力,也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在这样一个“跨界就是新机会”的时代,或许我们更该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冒险者”大胆实践。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原创 关... 8月1日,中美两国的“关税休战”将到期,特朗普政府免不了要和我国展开谈判。不出意料,一场本聚焦关税的...
美国商务部长:特朗普本周将考虑... 钛媒体App 7月29日消息,据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说,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周“可能考...
原创 从... 7月的国际政坛像场节奏混乱的闹剧。7月24日冯德莱恩刚结束访华行程,行李箱里只装着一份无关痛痒的气候...
换取低关税 欧洲表态能源进口将...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称,欧盟为换取美国降低关税,将彻底放弃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转而使用美国的液化...
亚太新兴经济体|关税加剧增长分... 文|杨帆 遥远 危思安 张念通 亚太新兴经济体观察系列报告,旨在展望东盟和印度等亚太新兴经济体的宏观...
原创 冯... 7月的国际舞台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行程像场荒诞剧。7月24日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谈中欧建交50...
美国贸易法院暂不恢复对低价值“... 美联邦贸易法院于周一暂不阻止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终止低价值进口货物(即所谓 “小额进口”)长期关税豁免...
加藤胜信:对日本来说 寻求美国...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销售税对社会保障制度至关重要;不宜降低消费税税率。对日本来说,寻求美国的关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