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观察与思考:对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评选机制的评述与建议
创始人
2025-08-25 23:44:50
0

【刘伟专栏】

观察与思考:

对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评选机制的评述与建议

原创作者|刘伟(山东鱼台)

一直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评选机制抱有看法。

一、看法与评述:现行评选机制的优缺点

必须肯定,现行的各级各类高层次教师职称荣誉称号评选机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树立了专业标杆,明确了发展方向;肯定了教师价值,提升了职业吸引力;促进了经验辐射,扩大了优质资源;形成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然而,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时代变迁以及社会的影响,这套机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异化”现象。简言之,评选标准单一;忽视育人实效;评选过程不透明,没有监督机制,出现不客观、不公正现象组织者与评委利用职权谋私利;缺乏有效的公示与反馈机制;对落选者没有原因交代,不知道差距在哪里。

二、建议与展望:探讨评选机制的改进方向

关起门来搞评选是组织者的通常做法。把材料证书证件亦或是参评者本人的口头介绍视频当成评选标准,不时掺杂某些人为因素,仅仅把教学教研能力及成效、办学业绩作为唯一的评选条件,全然不顾工作态度、师德师风、教育能力、师生评价、社会反响等软实力因素,胜出者肯定缺少说服力,这样的评选机制肯定有缺陷不完整,因为导向错了,它把人们引向了写论文、搞证书,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工作上。这是否有悖评选活动的初衷?以正高级教师评审为例,山东省对正高级教师要体现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政策导向,规定的非常清楚,明确提出“在县(市、区)或更大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公认为教育教学领军人物”这一较高条件。如何鉴别落实这一评选条件?仅靠档案袋里的证书证件能充分完整地体现出来吗?显然不能。因此,首先应该构建一个包含教学实绩(学生发展)、师德师风、教学教研创新、辐射引领、同行认可、同事学生与家长评价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评选体系。

以前此类评选只看档案袋里的材料、证书证件,作为是否通过的依据。这些年进步了,增添了一个程序:答辩。总体上看,仍然感觉这样的评选机制还是不完整不完美。

我们认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评选时不能没有实地调研考察这一重要环节。几十年来,不少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获得者带来一个不能不说的效应:不服众!并且同事对其颇有微词,为什么?因为在人们的理解、在人们的心目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首先应是教育教学的专家能手,且教学教研成绩突出,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受到学生、家长、同事的普遍认同与推崇。名校长,一定是办学业绩突出,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较高,是区域公认的优秀校长。而现实是,一些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获得者却名不副实,所以才难以服众。这说明评选机制存有疏漏与缺陷。

多年前,到参评者单位实地考查了解这一程序是正常落实的,只不过到了后来,出于某些客观因素的考虑,不再做了。事实上,这一程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参评者有无说服力、影响力,关系到评选过程有无权威性、导向性,不可省略。

按说,此类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通常要事先公布评选条件与标准,如教育教学能力及效果,教科研水平与成果,影响力等。其中教科研水平与成果主要由报刊著述原件及相关证件证书来体现,参评者提供并装入档案袋,再由评委查验并予赋分,按得分排序,做起来比较简单。而教育教学能力、师德师风与影响力等因素把握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当然有一部分仍可由证件证书等原件来体现,而参评者实际教育教学状态、师德表现、培养指导能力、师生评价、知名度、影响力等模糊因素,不易量化,就不容易判断鉴别了。如何操作?应该到参评者所在单位实地考查了解。实地考查一般都要通过看、查、访等环节,评委深入到老师、学生当中,与老师、学生、单位领导对话交流过程中应能感觉咀嚼出参评者同事、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评委这种感觉咀嚼即是对该参评者影响力大小等因素的判断。

为什么同事对一些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获得者不服气甚至颇有微词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同事对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获得者的证书证件缺乏全面了解,更重要的是,有些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工作表现、处事为人、工作量、教学教研业绩、业务引领、教育效果等方面没有赢得同事的认可,甚至差强人意。有鉴于此,如果组织评委到参评者所在单位实地考查了解一番,做进一步感觉咀嚼与斟酌,最后做出鉴定与取舍,并履行公示程序,这样评选胜出人选的胜任度、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则能起到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应有的影响力、权威性,使得评选机制真正具有导向性与引导力。

如此说来,评价比较某人在某方面的优劣真伪,应该把了解他/她的实际工作状态、效果效应作为一个重要的鉴别条件。仅靠几个证书证件就能评上重要职称荣誉称号这种做法不仅不服众,而且严重降低了评选机制的公信力。在不少人看来,此类评选要么不做,要么制定完备的评选程序,全面而严谨地实施评选,并坚持宁缺毋滥原则,不定数量,不设比例,严格把握评选条件与标准,拒绝人情,公开公示,体现正能量与导向性。

还有一个对评选结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能不提,这就是组织者与评委。组织者与每位评委是否公平公正,对评选结果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希望评选机关挑选公平公正、客观正直、精通该项业务的专家担任组织者和评委,组织者与评委最好聘请外地专家担任,因为这些人的操作直接关乎参评者的命运,直接影响评选机制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是整个评选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而本地组织者与评委因种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公正现象。笔者于某年暑假被地级市教育局评为市级名校长,并被选为七个获奖代表之一出席表彰会,安排坐在七人中间,上台接受主席台上最高职务的常委副市长颁奖,这说明笔者参评市级名校长时得分应该名列前茅。而两年之后,笔者参评市级十佳校长却榜上无名,评选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何在?媒体披露某地级市教研员被查,只是基础教育系统评选评审问题的冰山一角,该案例说明,只要是业务评选评审事项,则不可避免地存在不正之风。如何采取措施有效规避不正之风?这是相关领导深入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问题。希望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此类评选事项,采取针对性措施堵住这一关键缺口。

三、呼唤与结语:构建更加科学公正、导向清晰的评选机制

高层次教师职称荣誉称号的评选,关乎基础教育队伍的管理导向、教师专业的发展动力以及整个基础教育生态的健康活力。我们提出高层次教师职称荣誉称号评选机制改革建议,目的在于推动评选机制更加公平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改革肯定艰难,因为它触及利益、挑战惯性。但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璀璨的高层次职称荣誉称号真正熠熠生辉,成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强大引擎。

深以为然!

本文作者刘伟作业务讲座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德媒:莫迪四次拒绝接听特朗普的... 特朗普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征收的25%“惩罚关税”,即将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零时起正式生效。...
姆巴佩双响助皇马连胜,西甲新赛... 在2025-2026赛季的西甲联赛中,皇家马德里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开局。8月24日,皇马客场以3:...
广州商业计划书——智能驾驶项目 项目名称:广州商业计划书——智能驾驶项目 编制单位:深圳思创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更多资料请搜索公司名称...
合众思壮基于北斗导航系统打造数... 在“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下,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
江淮汽车上半年亏损扩大,出口下... 江淮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呈现出一定的挑战。数据显示,该公司在这一时间段内共销售了19.0...
朋友圈广告起量难?破解之道在这... 在社交营销中,朋友圈广告本应是触达用户的有效渠道,但许多商家却深陷起量难的困境。广告曝光低迷、互动寥...
外媒曝保时捷搁置自研高性能电动... 环球网 8月26日消息,据外媒Insideevs报道,保时捷正式取消自建高性能电池生产计划,这一决策...
小米汽车为何不用格力机床? 小米旗下YU7车型曾创下一小时热销近30万辆的佳绩,但其在生产环节为何未选用格力机床? 若将原因简单...
吉中生智,智启未来——博特勒机... 7月25日,博特勒机器人联合吉速物流智慧物流部,在西安基地成功举办了汽车行业首场轮式人形机器人现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