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文库”回复:“电子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9 年级(初三)化学是初中阶段的 “启蒙学科”,核心是建立 “物质观” 和 “变化观”,从 “宏观现象” 入手,逐步理解 “微观本质”。以下从 重点知识模块、高频难点、学习方法 三方面整理,帮你快速入门并掌握核心考点:
一、9 年级化学核心知识模块(按教材顺序,贴合中考高频内容)
(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概念)
核心内容:
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冰雪融化、玻璃破碎);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如蜡烛燃烧、铁生锈,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如 “氢气能燃烧”“铁能生锈”);
基本实验操作:
药品取用:固体(块状用镊子,粉末用药匙,“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倾倒时标签向手心,滴加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
物质加热: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最高),给试管加热时 “先预热,后集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仪器连接与洗涤:玻璃管插入橡胶塞时 “沾水润滑,旋转插入”,洗涤仪器干净的标准是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常考题型:判断物理 / 化学变化 / 性质、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选择题高频)。
(二)第二、三单元:空气、氧气与物质构成的奥秘(宏观与微观衔接)
1. 空气与氧气
核心内容: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N₂(78%)、O₂(21%)、稀有气体(0.94%)、CO₂(0.03%)、其他(0.03%),拉瓦锡首次测定空气成分;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 / 固态氧呈淡蓝色;
化学性质(助燃性,支持燃烧但不燃烧):
与非金属反应:C+O₂
点
燃
CO₂(木炭燃烧,发白光、放热);S+O₂
点
燃
SO₂(硫燃烧,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
与金属反应:3Fe+2O₂
点
燃
Fe₃O₄(铁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底需放少量水或细沙防炸裂);
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
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
===
Δ
K₂MnO₄+MnO₂+O₂↑(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2KClO₃$\stackrel{MnO_2}{\stackrel{=!=!=}{\Delta}}$2KCl+3O₂↑(MnO₂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stackrel{MnO_2}{=!=!=}$2H₂O+O₂↑(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操作简便);
收集方法: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密度略大于空气);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糖水);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如 O₂、H₂O,能用化学式表示)。
2. 物质构成的奥秘(微观核心)
核心内容: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 H₂O 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特点:不断运动、有间隔、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如电解水时,H₂O 分子分裂为 H、O 原子,再重新组合为 H₂、O₂分子),结构:原子核(质子 + 中子)+ 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如 Na⁺失去 1 个电子,Cl⁻得到 1 个电子),离子构成离子化合物(如 NaCl 由 Na⁺和 Cl⁻构成);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如 H 元素包括 H、D、T 三种原子),元素符号(如 H、O、Fe),元素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按顺序记忆: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常考题型:氧气制取实验(填空 / 实验题)、微观粒子性质解释现象(如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元素符号 / 周期表应用、混合物与纯净物判断。
(三)第四、五单元:自然界的水与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核心)
1. 自然界的水
核心内容:
水的净化:沉淀(加明矾加速沉降)、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一贴二低三靠”)、吸附(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蒸馏(净化程度最高,得到蒸馏水);
硬水与软水:硬水含较多 Ca²⁺、Mg²⁺,软水含较少或不含,鉴别用肥皂水(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硬水软化方法:煮沸(生活中)、蒸馏(实验室);
水的电解:2H₂O$\stackrel{通电}{=!=!=}$2H₂↑+O₂↑(正极产生 O₂,负极产生 H₂,体积比 1:2,证明水由 H、O 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