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作之轮“转动”书海
创始人
2025-09-27 16:49:10
0

傍晚,我看见几个学生走出校门,便问:“你们是哪个班的?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学生说是值日生。“校长想了解一下:这学期,你们读了多少本书?”想了一会儿,学生答:11本、9本、19本。

自去年4月读书节启动“轮转阅读”共同体探索性实验以来,我曾多次就学生的阅读进行随机调查,既为真实了解各班阅读开展情况,也想表达校长对阅读的关注和引导。有时见到熟悉的家长,也喜欢走上前去和他们聊一聊孩子读书的事。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自建校始便基于培养“大写的人”的育人目标,将“爱阅读”纳入“八爱成长”课程体系核心模块。仅用一年多时间,“轮转阅读”已显现出远超我们预期的工作成效——不仅让全校学生真正“读起来”,更推动大部分学生实现阅读量的显著增长。尤为可贵的是,这一模式扭转了师生关系:从教师主导的“要你读”转向学生主动的“我要读”。

直面阅读的深层结构性问题

基于对学生阅读推进机制的系统性审视,我们发现:当前学校课外阅读策略存在深层结构性问题,亟须体系化重构以提升效能。

家庭支持度不足。多数家长对课外阅读价值认知不足,缺乏购书意愿甚至持反对态度,导致学生阅读缺乏家庭支持基础。

教师实施层面存在局限。图书漂流机制效能有限,虽为资源匮乏学生提供了阅读机会,但缺少有效约束机制,难以保障阅读的持续性;图书角书籍更新滞后导致学生兴趣衰减,资源利用率降低;阅读打卡策略效果存疑,依赖家长监督,若读物内容或难度与学生兴趣、能力不匹配,易引发抵触情绪,不利于阅读兴趣培养。

学校管理层面资源与机制不完善。图书资源开放不足,学校购书仅提供基础条件,但开放度有限;图书多依赖重视阅读的班主任或语文教师以漂流的形式借放到班级,相当数量的班级缺乏主动借阅意识,资源未能有效支持到学生的阅读;阅读活动长效性缺失,如读书节等活动,其影响往往局限于特定时段,难以转化为学生持续阅读动力,效果易“时过境迁”。

为促使全体学生“读起来”,并逐步实现“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校需要推动顶层设计的系统性革新:涵盖理念建构、书单精选、环境创设、阅读指导及评价激励等环节,并将其深度嵌入日常教育流程,使阅读从“活动”转向“常态”,从“任务”内化为“习惯”。

将单向阅读行为转化为素养生长闭环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及阅读长效机制建设的迫切需求,学校于2024年4月首届读书节期间构建“轮转阅读共同体实践模型”。该模型通过三级进阶机制(自主选书→轮转阅读→深度分享),力图系统推动学生实现从“多读书”“读好书”到“善读书”的能力跃迁。

自主选书,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打下兴趣基础。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分类放置图书。全校教师在精选图书基础上突破传统分类上架模式,以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为尺度逐本研读后实施“分级上架”。二是组织学生入馆自主选书(人手一本)。教师引导每个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通过“试读”为自己精心挑选一本喜欢的图书,回到班级和家中自主阅读。

轮转阅读,动态机制培育日常化阅读生态,通过编码系统与流转规则建立可持续阅读循环。自由换书模式(随机轮转):允许已完成阅读的学生跨序号自主交换,激发阅读主动性;依序换书模式(全班大轮转):每本书以班主任编制的“轮转阅读号”(如1-X号),形成“1号读者→2号读者→……→重启循环”的闭环流转链条。其中,“轮”是指全班在固定周期内完成当批书籍共读,“转”指书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换行为产生的依序或跨序流动。

阅读分享,深度输出促进“善读”能力进阶。分享体系设计遵循“读—思—做”能力发展规律,设置两级输出机制:个体输出层,学生在完成每本书阅读后口述书籍内容,深化推荐者对文本的元认知加工并通过同伴影响力激发群体阅读期待;群体输出层,要求教师在每轮阅读结束后组织对共读书籍的深度分享,包含主题发言、小组辩论、角色扮演、读书短视频制作等,借群体共鸣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

本模型通过“资源供给—流转机制—输出体系”三维联动,突破传统阅读推进中的资源错配(如书籍供给滞后)、主体缺位(如成人代选)、动力不足等瓶颈,将单向阅读行为转化为“输入—加工—输出”的素养生长闭环。

用制度设计为每个孩子的阅读权利“兜底”

当校长团队将阅读视为与教学质量同等重要的“一把手工程”,方能推动顶层设计的系统革新:从理念建构到书单精选,从舆论引导到环境创设,从图书供给到借还机制,从阅读指导到评价激励,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嵌入日常教育流程。

当班主任和校长团队以“阅读即战略”的认知引领全局,当制度设计为每个孩子的阅读权利“兜底”,当家庭与学校形成阅读合力,书香校园才能真正实现从“打卡式参与”到“浸润式生长”的跨越。

今年6月学校对三年级学生的专项调查显示,生均年阅读量达41.42本。班主任持续观测到学生对“换书日”呈现周期性期待,班级阅读氛围显著增强。学生通过设计个性化阅读记录(如图文笔记、阅读思维导图),在信息整合、创造性表达及跨学科探究能力上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全校7000册馆藏书籍,21.4%实现跨班级高频流转,图书年均周转率显著提升。受访家长确认孩子“阅读量突破性增长”,且显著缓解选书决策焦虑契合了“去家庭选书负担化”设计初心。

2025年3月,全国近20所学校组建“轮转阅读”实践共同体,其中5所已经开展实验研究,实践表明:阅读规模化普及,绝大部分学生稳定达成“周均精读1本书”基础目标;行为素养正向迁移,课间自主阅读交流频率提升伴随冲突事件发生率下降;教育生态持续优化,机制突破学科壁垒,吸引非语文教师深度参与,杭州滨江实小更形成师生同轮转模式,强化学习共同体情感纽带。

暑期培训期间,我们研制了《轮转阅读教师操作手册》,以专业化指引回应教师在实践中的各类困惑;开展轮转阅读工作经验分享,强化班主任对阅读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并系统提升他们的阅读指导能力;着手构建班主任、语文教师与家长协同共育的工作网络,形成多主体、全方位支持课外阅读的生态环境。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多校的实践证明:“轮转”阅读机制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构建一个“以兴趣为导向、以同伴为动力、以资源为保障”的三位一体模式。唯有教育主体协同发力,夯实这一核心路径,方能使学生持续阅读从理念变为现实。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24日第10版

作者:郁培林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冯兴亚《财富》峰会谈汽车十年:... 9月25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在广州召开,近300位商业领袖、专家学者围绕“站在新周...
原创 二... 上周陪老周去修理厂做保养,他盯着车机上的里程数突然骂出声:“这破车明明跑了快 20 万公里,当初 O...
一家国产芯片公司的“上车”回忆... 记者 濮振宇 十多年前,中国的汽车芯片市场几乎被欧美巨头垄断,一辆车中或许有上百颗芯片,但基本没有来...
8月“最好卖的”十大国产车,奇... 8月虽然不是国内汽车销售的旺季,但随着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的提升,目前淡旺季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从8月自...
卡位万亿智能赛道!博泰车联赴港... 三年营收翻倍增长,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智能座舱龙头“博泰车联”,正迎来其资本化进程的关键一跃。 9月...
原创 华... 前言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经济和军事领域取得的成就让全球瞩目: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突破百万,5G基...
纪科行:别让 “客户信任” 只... 纪科行上周刚帮某智能驾驶企业挽回一个百万级客户:这家企业给欧洲车企提供激光雷达方案,客户之前因“售后...
征服“南北分界线”!福田欧曼银... 自9月9日盛大出征以来,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混动篇)已悄然走过半程。这场备受瞩目的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