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最后一天,十一学校放出大招!
“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训项目”第二期正式启动,面向十一学校联盟校小学高年级和新初一学生,报名通道明天(10月10日)12:00即将关闭,有意向的学生要抓紧报名。
开学短短一个月,清华附中、首师附中、北大附中等名校陆续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地处北京甚至全国教育资源最丰富、教育创新最有活力的地方,六小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教育新风向。
它们如此密集出招儿,释放出哪些教育信号?又带给家长哪些教育启示?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海淀六小强有哪些新动作?
开学以来,部分六小强接连出手:
十一学校“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计划招收不超过150人,提供基础通识、分类、个性化、可选择的课程,作为学生校内学习的有益补充。
首师大附中“数学+人工智能” 科学营9月13日正式开营,培养兼具深厚数学素养与前沿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据热心家长分享,该营总人数约50人。
北大附中的物理卓越营9月13日开课。该营主要面向集团校内新六年级、新七年级招收约200人。据热心家长反馈,开营第一课数学讲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物理涉及电磁学内容,信息学课则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小程序。
清华附中人工智能实验班 9月6日迎来第三届学生。该班面向全区新初一学生,规模180人,3年贯通培养。核心课程涵盖数学思维、计算思维、程序设计、AI实验、数学建模等8门。今年5月,首届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学生毕业,55项课题成果、16 篇优秀论文惊艳亮相。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同期,人大附中和101中也启动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今年两校的最新动向,京城教育圈将会持续关注。
人大附中去年9月下旬启动了“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面向人大附中暨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各成员校初二年级学生,每期学生人数严格控制在 200人以内。
一零一中学去年10月6日-7日举办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英才研训营活动,面向全国6-12年级学生,提供专家讲座和基于腾讯混元国产AI大模型的专项实训。
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共有24所“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这意味着,每一所学校都可能推出自己的特色培养项目。
建议家长重点关注所在集团龙头校的最新动向,第一时间掌握教育信息差。
释放两个教育信号
大中小联合培养渐成趋势,对北京孩子是重大利好。
当小初衔接、初高贯通、大中协同的一体化培养成为教改风向,当高校资源下沉到中学课堂,这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扎堆儿的北京,无疑是超级利好。
不仅如此,六小强的合作高校,几乎都是各自领域里的“王牌”。
清华附中的人工智能实验班与清华大学合作;北大附中的物理营有北大物院教授授课;首师大附中的数学+AI营携手首都师范大学,而数学正是首师大的双一流学科,实力稳居全国顶尖行列。
瞄准黄金赛道,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铺路。
国家和高校需要什么人才,中学就布局培养什么人才。
不难发现,顶尖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越发聚焦前沿科技与基础学科的深度融合。
清华附中深耕AI,北大附中选择物理方向,十一学校夯实基础学科。还有首师大附中,去年聚焦生命科学,今年转向数学+AI方向。
或许你会觉得,基础学科与前沿科技关联不大。
但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数学专业。
在某种程度上,基础学科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很多扇门。反之,没有扎实的数理根基,未来向前沿领域的顶峰发起冲锋可能会异常艰难。
中学阶段把基础学科的底子打牢,也是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储备势能。
就像原地起跳,只有蹲得足够深,才能跃得足够高。
给家长的三个教育启示
集团校的春天真的来了!
多所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面向集团校或本区招生,0.5+3、1+3、特长生等多元升学方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向集团内部倾斜的趋势。
集团化办学已进入到资源深度融合、小初高贯通培养的新阶段。
这种贯通,让学校能够打破学段壁垒,站在更高维度整合知识体系,让孩子的学习更系统、成长更持续。
所以,对小升初家长来说,未来“择集团”的意义,或许超过了单纯“择校”。
有天赋的孩子,家长要早发现、早培育、早衔接。
丘成桐老先生也曾表示,尖端研究要依赖一流的本科生,而一流的本科生要依赖一流的中学生。
牛娃家长要尽早布局相关领域,鼓励孩子早进项目、早进产业、早进科技前沿。
放眼北京,创新人才培养通道其实非常丰富:
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强基计划、雏鹰计划、英才计划、领军计划、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等;面向教育集团的,有丘成桐少年班和各种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可以预见,未来还可能出现其它的创新人才的“特殊通道”,天赋型选手真的很难被埋没。
但要提醒一点,参与这些项目的前提,一定是学有余力。
毕竟,大部分的项目都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上课,所以更适合那些可以轻松应对课内学业,又渴望接触更深层次知识的孩子。
普娃尽可能靠近AI。
每一个大领域之下,都藏着无数个细分机会。
AI是未来二十年的明确风口,北京正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成为全球机器人应用标杆城市。
那么,不妨让孩子尽量靠近AI,先进入这条赛道。
AI就像一架正在上行的扶梯——先让孩子站上去,确保自己处于上升趋势,再思考如何在扶梯上努力地加速前进。
具体来说, 牛娃可以偏向底层开发、解决尖端问题;普娃则可以聚焦应用,学会借助AI这个超级工具,让自己变得更厉害!
AI时代,社会既需要技术人员去设计芯片、开发模型,也会催生出AI审计师、AI伦理师、AI整合师等大量需要复合能力的新岗位。
复合型人才在未来一定特别吃香!而AI+特长,就是一个普娃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靠近AI的第一步仍是夯实课内基础,上好校内的AI通识课,形成基本的AI素养,包括熟练使用各种AI工具,学会向AI提问,警惕AI幻觉,有意识地进行信息分辨和筛选等。
除此之外,也要让孩子把时间投入兴趣爱好、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孩子拥有——
运动场上和小伙伴们大汗淋漓地拼杀。⚽️
独处阅读时的宁静和会心一笑。?
和家人外出游玩的幸福时光。?
充足的睡眠?。
偶尔发呆的自由。?
文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京城教育圈、京城升学、北京一零一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京城教育圈进行整理编辑和内容补充,转载需注明完整来源
上一篇:中产豪赌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