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大连理工大学,直到今天依然是国内一流的理工类大学。这样一所重点大学,每一次“换帅”都十分引人关注。
2025年10月21日,原浙江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被任命为大工的新一任校长,从“双非”院校到“985高校”,从正厅到副部级,高翔院士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全新历程。
至此,大工前校长贾振元功成身退。这位大工自主培养的优秀人才,一生都与母校紧密相连。他不仅在大工完成了本硕博的课程,更是一毕业就回到母校,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大工的副校长、校长,并在此完成了自己学术生涯的诸多重大成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些年来,大工在贾振元院士的带领下取得了长足进步。接任大工校长一职的高翔,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能否带领大工再创新高呢?
大工前校长贾振元(左)与新校长高翔
浙江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丽,坐享“人间天堂”的美誉,从这里走出了无数文化名人,高翔就是其中一位。
高翔于1968年出生于杭州,在江南水乡与浓郁文化氤氲的滋养下成长,从小热爱读书,尤其对科学技术充满浓厚的兴趣。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有“东方剑桥”之称的浙江大学,攻读能源与环境相关专业。
彼时,浙大尚未与杭州大学等院校合并,但实力同样强劲。作为全省最好的大学,浙大名师荟萃,大量先进科研设备和实验室使高翔大开眼界。他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接连完成了本科到博士的课程,在浙大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浙江大学
博士毕业之后,高翔留校任教,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能源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一任职就是28年。
进入21世纪,合并后的浙大的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给高翔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学术资源,他在这里成长,在这里进步,也在这里收获。迄今为止高翔所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大部分都是在浙大工作期间所取得。
在浙大任职期间,高翔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能源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到后来成为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同时担任白马湖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直到2023年,他调任浙江工业大学担任校长,才离开了熟悉的浙大。
高翔(左二)出访
从考入浙大开始,高翔从事能源与环境相关研究近40年,长期致力于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在高翔的身上,有着一位工程师特有的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作风,以及为了攻克一个难题不舍昼夜,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众所周知,能源、环境相关学科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辛苦,常常需要与高温、烟气、污染物相伴,但对于一名科技工作者来说,只有直面这些困难,才能去一一克服。
数十年来,高翔一直都在寻找能源的更加高效、清洁的利用方式,研究范围涉及能源清洁利用、多相复杂反应体系的数值模拟、多相流动试验及数值模拟、能用利用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他构建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体系,攻克了电厂超低排放、船舶尾气高效净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大科技革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翔参加活动
这些研究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节能、减排、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2018年,高翔凭借“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成果,斩获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此之前,他已经斩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以及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重大奖项,成为国内能源工程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2021年,成果等身的高翔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学术能力和学术贡献的高度认可。
高翔(左)当选院士
早在执掌浙工大之前,高翔就表现出突出的教学与管理才能。作为一名教师,他以学生为本,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学生。他还凭借“全过程、多层次、多方位能源领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荣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作为一名学院的管理者,他立足学生的需求,在学院推进了多项教学管理改革,颇受学生敬重。
从2023年7月开始,他出任浙工大校长一职,短短两年时间,实事求是,稳步推进,为浙工大做了大量实事。
与浙大、大工相比,浙工大无论在体量规模、办学层次方面,都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作为省属重点理工类大学,浙工大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在落选第二轮“双一流”之后,浙工大树立了清晰的目标——冲击下一轮“双一流”。
高翔在浙工大
在高翔的带领下,浙工大建设“双一流”的步伐更加坚定。浙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被列为浙江省的“登峰学科”,也就是有望冲刺“双一流”的学科。高翔到来之后,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和影响力为浙工大的发展添砖加瓦。
目前,浙工大牵头“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先进分离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加上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已达11个。
任职期间,高翔尽心尽力,事必躬亲,促成了浙工大碳中和学院、地理信息学院等创新平台的成立,聚焦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了浙工大与兰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深化了浙工大与中国能建集团、今飞控股集团、巨化集团、浙能集团、华康股份,为学生大奖了产学研融合的成长环境。
大连理工大学
如今,被任命为大工这样一所重点大学的校长,足以看出上级主管部门对于高翔在学术上、教学管理方面的突出才能的认可。
大工是“985工程”建设院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实力担当,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学科入选“双一流”,为国家培养了诸多精英之才。要执掌这样一所重点大学,身上所背负的责任也不轻。
工程师出身的高翔,长期在高校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对前沿学术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独到的见解与体会,也必定能为大工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他能否带领大工再创新高,我们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