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只为换来一个满意的成绩。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条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够考入一流大学,未来各种优质工作机会都会向自己敞开,同时也能拓宽视野、丰富阅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但所换来的回报却是一生的安稳,比如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养老环境的提升。 如果在这几年的寒窗苦读中选择安逸,未来就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即使不是为了自己,也应该为父母拼尽全力。有人说,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绩无法决定一生,但这绝不能成为不努力的借口,因为人生不会重来。再怎么辩论,也无法改变高考作为“圆梦舞台”的本质。只有真正付出过的人,面对高考时才会感到从容,那些曾经的汗水和努力,最终会成为最可靠的底气。 大多数考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应对高考,但李金山却成为了一个例外。高中三年,他一直是班级里的学霸,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寄予厚望。没想到,高考成绩却只有239分。后来老师查看监控录像,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李金山自己清楚。班主任先于父母打电话过去,安慰说可以申请成绩复核,看看是否系统出错。虽有可能,但如今的技术条件下,系统出错几乎不可能。经过复核,成绩确认为239分。许多老师打电话询问李存义,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心情异常复杂。 李存义随后申请查阅监控,看看情况究竟如何。校方批准后,他发现了关键细节:李金山有三张答题卡是白卷。也就是说,239分其实只是三门综合科目的分数。表面上,李存义感到遗憾,但内心更多的是愤怒——辛苦多年的付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心寒。 班主任特意去李金山家,把父母也叫到一起,想弄清真相。面对监控中白卷的画面,李金山坦言:我不想上大学了,我想早点工作赚钱,为父母看病。如果父母的病都无法治好,我再好的未来又有什么意义。在他看来,读大学意味着更多的开销,他不希望父母过度操劳,于是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李存义深受触动,专门向校方提出申请,不仅免除了李金山的学费,还为他争取了奖学金。李金山泣不成声,承诺一定会好好复读,为来年的金榜题名而努力。 归根结底,这还是现实的妥协。李金山清楚家庭困难,心中有深深的愧疚。可以想象,临考前他的内心是多么挣扎,一边顾虑父母,一边做出艰难决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初衷的尊重与赞赏。 文章结尾送给大家一句话: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高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走向,任何人都不能轻视。通过努力获得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父母安享晚年,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